当天他谈到那位把自己赖以生存的一切都投入圣殿奉献箱的穷寡妇和法学士之间的区别。教宗说,法学士在公众面前趾高气扬,私底下却吞食寡妇的家产。即使在今天依然存在采取这种态度的危险。
正如主耶稣对穷寡妇的献仪所讲的:众人都是拿他们多余的作为给天主的献仪,而这个寡妇却是从她的不足中,把她所有的一切生活费都投上了。
因为有爱,所以找他的教友还不少,他也总乐意不辞辛苦地奔波在为主为穷苦人服事的风雪路上。感恩文章的作者和编辑,他们给了读者一份神圣的感动,一个福传的生动见证,一面在主内生活的镜子,一种温柔的催促和召叫。
教宗接着谈到家庭、穷人和扞卫生命的议题。教宗说:生命应当始终被接纳和保护,从人受孕之初到自然死亡;我们众人蒙召尊重与呵护生命。
『穷人和贫穷的民族被指控是暴力分子,但若没有公平的机会,不同形式的侵略和冲突就会找到滋长的温床,早晚会爆发出来。』
无论他穷也好,富也好,疾病也好,健康也好;他喜欢动也好,喜欢静也好,喜欢运动也好,喜欢音乐也好,无论他喜欢什么,彼此相依相伴。
她愿意她圣子的司铎都是圣地守夜礼中燃烧的火焰,提醒所有人,尤其是穷人和受苦者、那些作恶和播撒暴力与毁灭的人:‘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一道皓光,光辉已射在那寄居於漆黑之地的人们身上&rsquo
片中记述了从二O一三年三月十三日晚在圣伯多禄大殿阅台上一句十分接地气的晚上好,到国际局势、牧灵访问之旅;到以世界的郊外和穷人为中心的训导;梵蒂冈媒体的体制改革。
片中记述了从二O一三年三月十三日晚在圣伯多禄大殿阅台上一句十分接地气的晚上好,到国际局势、牧灵访问之旅;到以世界的郊外和穷人为中心的训导;梵蒂冈媒体的体制改革。
教宗继续说,若没有心灵皈依带来的平安,全球大家庭的理想将可能成为陈腔滥调,甚至鼓励丢弃文化的传播,使穷人和弱势群体遭受冷漠,包括那些被剥夺生命权的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