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解释说:“谁若期望通过司铎职务来增进自己的威望和权力,便是从根本上误解了这个职务的意义。谁若想实现自己的野心、达到个人的成就,他将永远是自己和舆论的奴隶。”
耶稣对他说:“人哪,谁立了我做你们的判官及分家人呢?”遂对他们说:“你们要谨慎,躲避一切贪婪,因为一个人纵然富裕,他的生命并不在于他的资产。……糊涂人哪!今夜就要索回你的灵魂,你所备置的,将归谁呢?
我们去投奔谁呢?我们相信,而且已知道祢是天主的圣者。」虽然当耶稣说「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必得永生」时,伯多禄听不懂这番话,但是他信任师傅。教宗强调,这坚定不移的信心「有助于我们大家度过危机时刻」。
无论如何,他是耶稣的第一位见证,因为他接受来自天上的指示说:‘你看见圣神降下,停在谁身上,谁就是那要以圣神施洗的人’(若1,33)。这件事正当耶稣领洗后,从水中上来时发生的。
“谁若愿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丧失性命;但谁若为我的原故丧失自己的性命,这人必救得性命。”(路9:24)咋看起来似乎有点难理解,怎么要救性命,反而要丧失性命,丧失了性命,就可救得性命。
谁以天主的名仇视他人、行暴力、发动战争,谁就亵渎天主的名。对20世纪遗留下的悲观主义的答复是精神的力量,没有对话和祈祷就没有希望,暴力对所有人永远是挫折。
是爱:谁若是爱,必获得生命;谁若是恨,则要死亡。」在历史的光明与黑暗中为此,教宗转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人们。他敦促说:「在这与耶稣的相遇的启发下,我们可以自问:我在生命中等待什么?
唯你有永生的话,我们去投奔谁呢?”(若6:68)这真是美妙的回答!更是一种最美妙的表达,他连同其他宗徒们一起见证了与基督相连的友谊和信赖。“主!唯你有永生的话,我们去投奔谁呢?”如此美妙!
三、特辣黑的后裔(27-32节)问10:特辣黑是谁?他有哪些儿子?答:特辣黑是亚巴郎的父亲,他的儿子有亚巴郎、纳曷尔和哈郎。问11:亚巴郎娶了谁为妻?她有什么特点?
谁能为我站起?都是背后逃避。我爱的人在哪里?人前事奉,彰显自己。你们的心在哪里?真心爱我的人在哪里?问苍天,问大地,我心忧伤,我心焦急。谁能明白我的心意?世俗里,家庭中,献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