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信仰与伦理在医疗中的角色
2014-06-10

调查的基本结论是,一方面,信仰与伦理观的不同,在医生选择治疗方案时,扮演重要角色;同时,病人的信仰活动对其健康有着明显作用。

罗马:有外星人与信仰天主并不冲突
2012-03-13

去年,富内斯神父告诉《罗马观察报》(L'OsservatoreRomano),相信宇宙有外星人,甚至更聪明的生物存在,并不违背对上帝的信仰。我们怎能排除生命在其他地方发展的可能性?

意大利:第35届献主会全体大会强调信仰皈依是“新传教”的源泉
2010-09-09

9月8日星期三,以“信仰皈依”为主题的献主会第35届全体大会在罗马隆重开幕。12年来一直担任总会长,领导献主会传教工作的圭列埃姆•斯泰克林神父在修会网站上撰文,全面介绍了修会的历史和现状。

痛苦是信仰升华的标志
2015-06-19

在我刚刚拿到这本张老师邮寄给我的书时,内心满是沉重,没有之前预期的那种激动的兴奋,而之所以会有这种转变,是因为我懂得张老师在这本书中所表达的内容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这是张老师一生信仰的总结,是他在信仰道路上所探索到的最真实的感悟

信仰与伦理在医疗中的角色
2009-11-24

医生们的个人信仰不同,会影响他们对治疗方案的态度吗?(法新社)最近,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就信仰、道德和医疗伦理等问题,向不同科目的在职医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异乡族的信仰寻根与福传
2013-09-10

天主教唐山教区《信鸽报》总编  在中国大规模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基督徒的信仰也遇到了极大的挑战,信徒异地繁重的工作生活中是否还能保持信仰,当地教会如何寻找并接纳他们,尤其是年青一代的信徒,在世俗浪潮中,处于一个异地真空管理阶段

时评:今日之国人更需要信仰
2011-12-12

为什么说今日之国人比过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信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长久以来的教育,令许多人逐渐丧失对精神层面事物的思索,而诸如美、善、爱、牺牲、宽恕、奉献等心灵与道德的追求都源自人类的精神世界。

海外中国信仰团体的礼仪本地化进程
2011-11-18

团体以当地文化背景探索一种共识的理念–即是礼仪本土化的教理基础.文化背景(CulturalBackground)认识礼仪对团体的重要性–海外华人团体的存在有赖对文化的认同和对共同信仰的牧养

六岁已形塑信仰
2015-07-21

同样地,有信仰教育背景的孩童比没有信仰的孩童,更容易区别超自然的故事与现实故事的差别;而研究人员发现,没有信仰背景的孩童比较容易将各种故事的主角视为假装的。  

上海教区金家巷原罪始胎堂开堂
2005-06-16

本报讯5月14日,上海教区浦东总铎区金家巷原罪始胎举行了开堂典礼。弥撒由金鲁贤主教主持,19位神父共祭,1400余名教友参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