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反对战争,尤其美伊战争,他谴责暴力,关爱人类,保护生命,主张正义,心系穷人,勇为弱者说话……他是慈悲的牧者。
温柔不是弱者的德行,相反的,它是坚韧的表明和关怀及有同情心的能力,是真正向他人开放,是爱的能力。教宗更强调说,真正的权力是服务,为行使这项权力就必须愈加深入到在十字架上达到光辉顶峰的服务中。
在教会层面,雷鸣远神父全牺牲、真爱人、常喜乐精神,德兰修女爱,直到成伤的精神,以及在牧灵福传中不计其数的神父、修士、修女,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为名、不谋利,只为弱者、穷人、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放弃自己优渥的生活和前途
要知道,在耶稣生活的那个时代,人们一般并不认同慈悲的行动,反而认为慈悲是弱者之举。法利塞人是很自负的,他们极少有慈悲之心。
同时,也需要提高警觉,「以确保每个人,尤其是儿童和脆弱者受到全面保护,免于任何形式的侵犯」。再者,要理教员也受邀采取「共融的风格」,在方法和语言上发挥创意。
教会所采取的同道偕行的历程,让我们在那些最脆弱者身上——其中许多是迁移者和难民——看到我们是道路上独特的旅伴,我们该如同弟兄姊妹般地爱护和照顾他们。
虽然他对玛利亚的怀孕感到困惑不解,但他没有愤怒,也没有逃避,而是留下来,留在弱者,即童贞女和婴孩的身边。帕索里尼神父重申,若瑟没有要求也没有为自己讨回公道,而是调整自己以适应所处的状况。
他们照顾团体中有需要者,如孤儿、寡妇、贫病衰弱者,为他们操管饮食,同时也负起向外宣传和讲解褔音,为人施洗等生活见证。然而,宗徒大事录却始终没有直接和明显地称他们为执事。
多年来,他笃信只有基督教才教人以怜悯之心,同情弱者,照顾伤者,对人温柔、体贴、容忍、博爱,可是八路军也同样同情穷人,无偿为群众治病,爱护伤病员,对老百姓温和、善良、耐心,而且还教导、保护人民。
善良并不是懦弱者的德性,相反,却是灵魂之力量的见证,是关注别人,怜悯别人,对别人的开放和爱的能力的见证。所以,我们不应该害怕善良和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