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也有脆弱的时候,需要别人的陪伴,他的这个需要在受难前夕山园祈祷时显得特别明显。
第一处为山园祈祷,第十六处为光荣复活,自出门口,到慈云楼前转经天阶直达山庄的金龟岩后。像用白水泥雕塑,不怕风吹日晒雨淋,惟妙惟肖,凄楚动人,奉教者触目惊心!莫不深切痛悔,洗面革心,仰答主之至爱。
早上我念玫瑰经时,默想了痛苦一端,耶稣在山园中祈祷的奥迹。我对天主说:“在我65年的人生生涯中,我现在第一次真正体会到祢那天晚上的痛苦和悲哀。”我同时询问上主说:“祢为什么让这一切发生呢?”
(参阅:路二:21—24)15在若瑟生命中的每个境况中,他都就答允“愿照祢的话成就于我罢”,就好像玛利亚领受天使的报喜,以及耶稣在革责玛尼山园所作的一样。
例如,据我所知,城市教区的一些堂区有一项名为“休戚与共之夜”的晚间牧灵工作。在这些堂区,年轻人热衷于帮助穷人,为他们提供食物。然后,他们有自己的信仰成熟期。
这一连串的默想从革责玛尼山园开始,基督在那里经历了极度忧闷的时刻,软弱的肉身有着抗拒天父旨意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