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文告中表明,穷人问题当受重视,尤其该受到基督徒的重视。如果我们希望真正与基督相遇,就必须在穷人受伤的身体上触摸基督的身体,如同在感恩圣事中接触所领受的圣体那样。
在此之前,他们之所以劳而无功、白受辛苦,原因就在于没有与主同在,也没有什么超性的动机,只是为了生计,为了多卖些钱来养家糊口,而具体的操作过程,也只是凭着自己的经验、才干、肤浅的智慧和小聪明,因此便潜藏着意想不到的失误与困惑
主教在弥撒讲道当中给了青年人极大的鼓舞和自信,使之能够更好的为天主工作广传福音。
有利有得就是朋友,无利无得就是陌生人,不服从、不阿谀自己就是冤家对头,对自己利益有害有失的就是敌人……我们常常表白要服从天主的公义,遵守社会法纪、公德和教会规诫,可在无人处或自以为受不到惩罚的环境中
一句话让一位教友不参加弥撒,可见对她的伤害之深。我觉得自己犯了罪,且是因为不知道我的一句话会如此深地伤害了她。其实,在很多时候,由于不知道,我们伤害了人,且有时还难以补救。
教宗说:上主向世界上所有受压迫者许诺宽慰和释放,但祂需要我们使祂的许诺得以践行。祂需要我们的眼睛来看到兄弟姐妹的需求。祂需要我们的双手来帮助他们。当天的《玛窦福音》清楚记载了耶稣对法利塞人的斥责。
特别我们教内众人——天主子民,无论在教会中居何职位,必须努力做到“我父受光荣就在于你们多结果,多结圣德的果实”!
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亡、是生活、是天使、是掌权者、是现存的或将来的事物,是有权能者,是崇高或深远的势力或其他任何受造物,都不能使我们与天主的爱相隔绝,即是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之内的爱相隔绝。”
法德两国人讲英语速度之快,连英语国家之人也比不得。相反,从英国来的男孩讲英语倒真是温吞绅士。这所有的不同到了泰泽之后就会趋于同一种语调,大家戏称为泰泽英语。
穷人和受压迫者的呼喊立刻得到天主的回应。天主愿意介入,使人类重新获得自由的未来和希望的前景。接着,教宗举出了中东天主教会所面对的挑战。第一个挑战是如何达到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