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弥撒讲道中表示,圣神在教会内的化工表面上「令人困惑」,但若在祈祷中秉持对话精神予以接纳,圣神总是促进基督徒的「团结合一」。
教宗的弥撒讲道以基督圣体圣血节当天《颂祷》中的这段对答咏为思路,谈了互相分裂和灰心丧志的现实意义。
神父在一次讲道中说了这样一件事,一位老婆婆弥撒前拿着一个装有半瓶液体的塑料瓶请神父给祝圣一下。神父问,里面装的什么?
弥撒讲道中,主教对11位修女对教会的奉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教会开放之初,是她们的付出和勤劳,使当地教会得以迅速的发展。她们25年的奉献生活,值得我们去赞美和感恩。
大文豪雨果在其名著《悲惨世界》中写到那位穷主教在讲道中举了个实例:本堂口有一位老年热心教友,在无端受到另一位教友的谩骂和凌辱时,不仅痛哭流涕地请求天主宽恕那人的罪过,更因他的犯罪得罪了万有的天主,他还要因此而受到天主的惩罚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今年1月1日天主之母节的世界和平日弥撒讲道中说「永远不要顺从暴力」,「人类不该对造成死亡和令各民族前途堪忧的战乱见怪不怪。」
在中意双语夹互使用的弥撒里,五十三岁的乔利欧多里主教讲道时强调,透过利徐三人雕像落成加强了两地教区的紧密关系,更可使台湾教友有楷模学习,循序渐进地迈向成圣。
教宗在讲道时说:这是我最后的生命历程了,我不知道什么在等待我。但是,我知道,天主的光包绕着我,他复活了,他的光可以穿越任何黑暗,天主的良善可以战胜任何这个世界上的邪恶。
弥撒讲道中本教区宋克训神父追忆了王神父和他在西安备修院共同执教的5年美好而感人的生活片段,更使大家对这位上主仆人的离世而深感惋惜和怀念。弥撒后,为王神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为此,教宗指出迫切需要天主的喜乐之声再次回荡在欧洲的天际之下(二O一O年十一月六日弥撒圣祭讲道词)。 我们并没有选择出生在这一历史时刻,是上主让我们在此时此刻见证祂对人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