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那些在神圣禧年期间无法前来罗马朝圣的人,也可以“用适当时间去探访孤独老人……,如朝圣者一样前去朝拜临现在他们身上的基督,〔……〕,亦可获得禧年大赦」(参阅:圣赦院,〈颁赐大赦的规则〉,三)。
人的尽头是天主的开头,看病期间,每次去医院检查前,昝益谦的父亲都会先去朝圣,然后再带他去看病。
十五名国外友人顿时激动起来,步行十分钟后,来到东关邢后巷内的一座清代二层四合院。
我们经常下乡到偏远高寒山区、到穷困的教友村子看望教友,有些村子根本无路通车,就得下车步行三至四个小时才能抵达。我每年下乡看望教友的车程,共六万多公里。山高路险,在路上时常有险象横生。
在那个艰苦年代,无论去哪里全靠步行,两三天走一个村庄,不到30岁的小伙子,推着一个独轮的木制小推车,一侧放着衣服和棉被,一侧搁着祭衣包和日课等圣事用品,奔走在福传路上。
3.信、望、爱环绕下的信仰生活 旅途中的教会是一个走向永恒基督的朝圣之旅,不可怀疑的,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旅途中努力着,想要获得最后丰盛的生命,这种想望并非单靠我们个人之力所能实现。
「我们愿拜见耶稣」(若12,21),是《若望福音》中一些到耶路撒冷去完成逾越节朝圣的希腊人向裴理伯宗徒提出的要求。
事实上,正是由于在网上的初次接触,很多人因而发现,直接相遇、团体的经验或朝圣的经验,都是信仰旅程中的重要元素。
离她们家不远的地方有座圣母山,常有人去那里朝圣,同时也有一些乞丐来求得人们的一份怜悯,其中有老人也有孩子。
在北京西什库堂的一次信仰生活分享会上,从宣武门堂前来朝圣的60多岁的王若望教友讲到自己继母的故事,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老王从小就淘气得出了格,经常有人找上门来告状,哥哥、姐姐劝告的话他根本听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