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坐在村口,守护着这个村庄,也见证着历史。1986年的冬末,陈姨离开了村子,去城里寻找教会,去学习取经。就在这棵老槐树下,她和她的婆婆、丈夫告别。
(若10:4)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现在宝鸡教区的热心教友康秀珍,周福妹、曹忠富(四川老乡)……都纷纷皈依了天主,有3位有福的老人,领洗几年后就安息主怀了。
90年代末,因着给69信箱的一位半身不遂的老人免费针灸月余,使其下床行走,一家人领洗进教,由此敲开了69信箱家属区的大门。
诸如陕西渭南72岁高龄的常惠巧老人,从1997年开始福传,前后13年时间,已和她的六个老姐妹利用“爱心行动”和“羊生羊”“滚雪球”的“战略部署”,在原本没有教友的渭南市区发展了400多位新教友,盖了两座圣堂
南张安老院里居住着教会的贞女,许多是八十高龄的老人。我们在给他们献上鲜花后,就和他们一起祈祷。他们真是幸福,每天可以去院里的圣堂祈祷,即使不是集体祈祷时间,他们也在院子里祈祷。
置身于教堂之中,你会发现时而会有青年人踏入虔诚地祈祷,时而又会有蹒跚而行的老人,静静地坐在角落,口中低声呢喃他们每天都要颂念的《玫瑰经》。在游客的邀请下,老人们还会高唱圣歌,微笑着满足每一个猎奇者。
(智10:13-14)本文作者与侯神父(右)合影当生命进入倒计时的时候一位93岁的老人,精神矍铄,双目有神,思路清晰,声如洪钟,我暗暗赞叹,不禁问起了他的养生之道。
一位老人对他的少年时代欢度圣诞的回忆,也许对我们有所启发,因为他讲出了那个时代在他心中刻下的难忘的回忆。每当天寒地冻时,孩子们开始准备圣诞了。有一位老修士为大家传受,怎么在家庭中建马槽。
神父来的次数也多了,由于家里老人行动不便,几乎每次都到家里给爷爷、奶奶送圣体。奶奶每天都坚持念玫瑰经,祈祷全家平安、得善终。爷爷是2022年3月17日上午走的,家人也通过电话请了多位神父做弥撒。
OldNorth教堂钟楼里钟的内部结构(RobinLubbock/WBUR)“钟一旦开始摆动,就会产生很大的惯力,这就是不但年轻人可以敲钟,即使70多岁的老人,仍然能够不费力地敲响这些巨大的有千磅重的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