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信仰不同,但是以一颗慈悲怜悯的爱心去普渡苍生是共通的,正是这样一个神父与一个和尚成了朋友。在一次信仰探讨时,住持问董神父,“你这串珠子怎么称呼?”
林修女打开心结开始主动接近老人,以爱心和耐心陪他们聊天,聆听他们的生命故事,给他们喝水、喂饭等。久而久之,林修女与其中一位温顺的老人建立了深厚感情。
此外,还成立了由28名外来务工青年组成的爱心服务组,除为堂区服务外,利用节假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另有一个堂区,每年春节前和四旬期内都会发动教友献爱心,堂区将这些爱心奉献带给急需者,大家看到的爱的形象便是基督的形象。这种福传方法极易形成良性循环,新教友都知道做奉献,做奉献促进再福传。
5位女子,把爱心化为勇气,每次给病人清洗溃疡时,她们既不戴手套,也不戴口罩。“难道你们不怕传染?不怕臭?”记者问。回答质朴而又充满人情味:“不想让病人看到心里难过。”
在此,我回顾我可敬的前任若望保禄二世所说的:「司铎们的生活本身,那种无条件地献身给天主的羊群,对主和对祂教会爱心服务的见证──以满怀希望的心情及复活的喜乐,自由地接受十字架所标示的见证──以及兄弟般的团结和向普世福传的热火
因为爱主的人也必爱教会,也必爱主的小羊,只可惜我们常常喊爱主,却在弟兄姊妹身上看不到爱心、关心。从这里我们看见了几件事。
鲍芭德生于一个虔诚敬主、和睦欢乐的家庭,很小她就被父母送到天主教会的学校读书,修女老师给她小小的心灵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们亲切、和蔼,充满了爱心,微笑总是挂在脸上。
面对这些孩子,修女们通常是透过家访,征得负责孩子的亲属的同意,把他们带到心灵关怀这个大家庭中来,在这里他们会得到真诚的关怀、爱心的陪伴、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的技能。
若望晚年充满了爱心,带给弟兄们许多安慰。他年老不能走动时,便由人抬到聚会之处,每次讲道均提到:小孩子们哪!你们要彼此相爱!最后一次的讲道也是这两句话,讲完之后,在讲台上安然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