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这时,老人的二儿子回来了,把他大哥撵了出去。过后买了食品给金神父送去以示道歉,但金神父却说:“你不要责怪你大哥,你把东西给你大哥拿去,要不我们怎么感化你大哥呢?”
每天看圣经,做弥撒有了虔诚的意识,他说:“有一天我正做弥撒时,突然感觉祭台下面的教友们都是我的亲人,一下子拉近了我与教友间的距离,让我叫一个老人爸爸我都能叫上来。”
巴彦淖尔教区杜江主教深为这位耄耋老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呕心沥血、诲人不倦、生命不息、福传不止的使徒精神所感动,曾经赋诗一首:“堪为圣范奉献一生,铎德荣主引路益人。笔耕不辍何似九旬,二心一德见证永恒。”
记得是暑假,我和母亲及父亲一起在玉米地里锄地,路边走过一位留着山羊胡须的老人,妈妈告诉我,他就是家乡新来的本堂神父。
今谨撰文追忆与其两次相遇,并以其105岁的长寿之道与认识和爱他的神长教友及关心他的读者朋友一起纪念这位世纪老人。第一次相遇于石家庄信德社2007年春,郭神父在孙建波神父的陪同下到访信德社。
有一次,一位老教友病逝了,子女们都是教外人,吴理芬就请神父为老人做了弥撒,她说:炼灵最渴望在世的人们为他们献弥撒,因为这是减免他们炼苦的最佳途径。
但是也别忘了,在热诚敬拜、赞美歌颂、求圣母转祷的同时,我们还该尽力效法圣母的谦卑、听命、承行主旨、关爱众人、常与天主恩宠紧密合作等美德。如此才能相称慈母教会厘定每年五月为圣母月的特殊意义。
他又训示新牧「主教职,实际上是服务而非荣誉」,他们需要关爱穷人、被忽略的和有需要帮助的人,也要勉励教友们协助各种使徒工作。
特别是刚刚遭受灾难的同胞,本来最需要关心的他们却把关爱带给了我们每一个人。孩子们穿上了新衣服我们第一站选择的是为鲁甸县小寨乡老公房社区50名灾区贫困孩子每人送一件羽绒服。
作为基督徒,作为以宣扬和实践仁爱福音为宗旨的协主救世者,我们尤当具有作者那样深入细致的良心,以言以行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体贴关爱及真正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