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信仰毕竟是高于宗教的。
教会在此问题上的见证,诚如依撒意亚先知所预言的: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到了一道皓光,光辉已射在那寄居在漆黑之地的人们身上。(依9:1)仍是一个现实。
耶稣的及时提醒,制止了我犯罪的念头,使我在他的真光中生活,尽享心里的清净、平安与喜乐。我确定听到的是耶稣的话。
足福堂的每一位基督徒成员都要向基督学习,做地上的盐,世上的光,山上的城。在为顾客服务的过程中,宣扬天主的美善,福音的真理。
但是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心甘情愿的,愿意把我们经验到的,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教友家庭提升婚姻的质量,为主作光作盐。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看到我们的汗水浇灌出和谐幸福的婚姻花朵时,我们心乐开了花。
圣人撒比诺主教,晚年双目失明;但心灯常照,充满神光。天主满盈的恩惠使他明察秋毫之末,预知未来之事。一天,圣人的助理,让仆人进毒酒给圣人。想促其速死早亡,自己好早登主教宝座。
我们已经习惯于这种冷漠文化,当我们看到这个世界上的天灾或人祸时会说:『真可怜,可怜的人,他们受了很多苦』,却不曾停下脚步。
更出奇的是,不久之后的一天早晨,他突然发现自己稍微能看到光。从那以后,他的视觉开始渐渐复原。眼看已经奄奄待毙的他,之后又活了四十四年,直到86岁才寿终正寝。以上这些细节来自费希纳自己的《个案史》。
l939年随王风仪编入萧华部津南支队第八大队,任八大队手枪队指挥员兼新海县毕孟区区长。1942年编入刘震寰回民支队.任中队长。l944年9月遭敌伪伏击,被捕牺牲。
[钟鸣旦著,陈宽薇译,《本地化:谈福音与文化》(台北:光启出版社,1993),7.]克利福德·基尔茨(CliffordGeertz)认为文化包括这几个因素: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意义模式,具体体现在象征形式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