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天主子耶稣基督,我们不仅被震惊所控制,被气馁所笼罩,而且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渴望的问题也随之浮现起来:这样的天主能救我们吗?我需要怎么样的天主?谁现在是我的天主呢?
猛一听,很容易让人接受,殊不知这样传下的教友,信仰是脆弱的,信德是不坚定的。我就听一位神父讲过这样的故事,一个新奉教的教友家庭,领洗后虔诚热心,每天都去教堂祈祷、望弥撒。
他在讲道中指出:耶稣不是讲台上授课的教授,祂处在群众之间,让他们触摸自己,以获得痊愈。教宗在讲解当天的福音时,反思了耶稣生命中的三个时刻。首先是祈祷的时刻。耶稣整夜祈求天父。耶稣为我们祈祷。
有一天,父亲兴冲冲地来到我的房间,对我说:“你过去给你孟阿姨讲讲教会道理,我说服不了她。”我笑着跟了过去。
这是教宗第12次以分辨为主题的要理讲授,本周探讨的是警醒。此前的几周,教宗以圣依纳爵为榜样,谈论了「分辨的若干元素」,如:祈祷、认识自己、渴望、生命之书、神枯和神慰。
我从徐州堂买了一本圣经,每到节假日我回到家里,我们就在一起读圣言,不到两年读完了,我也把圣经的要点和她共同分享,耶稣的彼此相爱的训言在她心里留下烙印。
永远爱你的爸爸妈妈2016.4.23女儿回复母亲的一封信亲爱的妈妈:原谅我迟来一年的回信。高三的成人仪式上,那封满载着爱与期盼的信由爸爸转交给我,从此便成了激励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生活和讲课的原因,不断地反思有关暴力的主题,慢慢发现,诸多暴力是爱的反面。如何去施行爱德,首先应知道什么不可以做,很多相反爱的事情,是用爱的名义出现的。
丙年四旬期第一主日上周我在做我的年度避静,天气很糟糕:不停的下雨,伴着刺骨的冷风。避静前,我充满“度假”的心情,我也计划避静期间要远足、沉醉在大自然的美丽中。
外出旅游时,徜徉在山谷中,几位男同事兴致大发,恣意地喊叫着,空旷的山谷中传出一声声浑厚、悠长的回音:“嗨——”、“你好——”、“我来了——”……一直单纯地以为,回音就是一种寻常的自然现象,直到收到姑姑那封主题是回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