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过德兰修女的书《活着就是爱》,也读过《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却背不出她的金玉良言。网上搜索,她的智慧语录集中于几条。
在圣经的开头就记载了,人类知道将天主的旨意深深地系在心内,在人心的深处都有一种追求神的意识,我们叫它为良知,正如罗马书第二章15节所说的:“法律的精华已刻在他们的良心上,他们的良心也为此作证。”
在厄则克耳先知书里面,上主、天主牧人向他的百姓说:‘我将带领我的羊群到以色列山上,到碧绿如茵的牧场’。圣奥斯定因此自问:‘以色列的这些山在哪里?那些碧绿如茵的牧场是什么?
近500多页的书,还没有看完,就想写点文字,给大家分享一点我的感想。
因此,建在基督身上的基督信仰的希望不是一个幻想,正如希伯来书说的:‘我们拿着希望,当作灵魂的锚’(希6,19),这锚深入基督先我们而去的天堂”(2008年5月4日天皇后喜乐三钟经)。
所以,我们可以私下个别地给神父提出,也可以如上面提到的发手机信息的形式,或者以书面的方式都可以。目的只有一个:使我们的教会明天更好,我们救灵魂更有保障!
父亲常说,他最敬佩周总理的为人,最敬仰“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钟书的才华。父亲的人格魅力,还在于他把自己的宝贵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他钟爱的教会事业。退休后长达十多年的时间,一直服务于松树嘴子教堂。
在欧瑟亚先知书,上主对他的人民说话,如同一个人对他的至爱说话:“看,我要诱导她,领她到旷野和她谈心。”然后,他接着说:“我要永远聘娶你,以……慈爱、怜悯聘娶你。”
多年后,他在另一封书信上这样写:‘这场好仗,我已打完;这场赛跑,我已跑到终点,这信仰,我已保持了’(弟4,7)。
新约的费肋孟书,讲到对待奴隶的原则。敖乃息摩本来是费肋孟的奴隶,他偷了主人的钱,逃到罗马,后来遇见保禄,信了主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