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深情的说:“教会永远不会忘记为天主的事业默默奉献的人啊!”那一年,救主耶稣苦难日,东河天主堂拜苦路,您主动背起一个粗重木十字架,再次表达了您跟着救主走苦路的决心。
在诸多经历中,我深深地体验到,只要我们愿意为天主做事,天主一定不会缺少了祂的恩宠。”
神父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在我们这里服务这么多年太不容易了,如果在一个条件好点儿的堂区,可能身体也不会成了这样。堂区就是他的家,处处为教友们着想,教友们一聊天总会谈起吕神父,大人孩子全都想他。
在寒凝大地的冬季的一天,大雪纷飞,寒气逼人,厚厚的积雪脚踩上去咯吱咯吱直响,听道的人们以为传教员们不会来了。然而,出乎意料,不一会儿,霍子平头顶雪花,出现在他们中间,大家都被这份执着和付出精神感动了。
设计教堂,可以说是天主对我的训练,使我不会变得浮躁,并逐渐触碰、思考建筑最本质的东西。给神父做设计,预算总是紧张,只能考虑很便宜的材料,严格控制预算,不能因为想表达自我的东西,而让教堂盖不起来。”
那个年代,他管辖的堂区太多,可能一个多月,才能轮流去一次,所以主日天,办神工的教友特别多,总是排成长长的队伍,听不完当日的神功,他不会上台开始他的弥撒。他做弥撒特别慢,一字一句,很清楚。
就像张士江神父说的,天主教信徒这么多,可是公益机构、组织还不多,但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说现在已经开始了,而且从现在的势头上应该不会停下来。
当然,教会经过两千多年,拥有众多如云的圣人,天天都可以有圣人瞻礼,但为使圣人瞻礼,不会盖过救主基督的庆节,以致模糊了我们信仰的核心,故此,按照圣人们在教会中不同的见证作用,亦有不同方式的庆祝。
特别值得感恩的是,这几年天主在引领我,把我作为他的工具,我特别感谢他,天主在我家显了两个奇迹,1996年我收养了一个姓魏的残疾人,当时他不会说话也听不到,走路时手当脚,有一段时间他在村里的路上来回移动,
有客人时,为客气会陪客人喝一点红酒,小杯子只要三分之一,之后无论如何劝,都坚决不会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