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大山里的好牧人
2015-03-30

榆社堂区教友,大部分都在农村,分别在三个乡镇,相距都在30里以上,每个祈祷所和堂口都遍布着神父的足迹。特别是对一些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老年教友更是关爱有加。

神父,你还念日课吗?
2015-05-05

本堂神父的主保维雅内神父,在每次出门的时候,手中不可缺的就是日课。现在,手机中就可以有全部的日课,为何拿不出十几分钟的时间来呢?究竟是在为什么而操心忙碌呢?

引领青年文字福传
2011-07-13

我看教会的报刊,青少年的作品太少,可能是青年教友人数,也可能是上网可以查到任何材料,不需动脑筋,所以青年人大都不愿去写。

日本:主教呼吁人类重新思考能源依赖
2011-08-14

我们教友数目非常。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多次向社会和政府表达意见,但没有影响力。要产生影响力非常困难,不过我们会继续直接向政府表达,表明我们从基督徒角度如何思考这问题。

罗马:全球20亿人无宗教自由,基督徒受迫害最深
2011-08-25

相反的,关于政府的限制我们谈论得非常

百年沧桑,百年辉煌──记张贞荣贞女
2012-03-04

教堂刚开放时神父,教小孩子经言要理的责任就落在她的肩上。她还特别会照顾临终者,从不嫌弃他们是甚么疾病或者是否卫生。  在大陆的教会有个习惯,有人去世时,教友们都会前去为临终者祈祷,并安慰他们。

徐光启宴请传教士
2012-05-31

从瓷盘里夹出一个小笼馒头,在醋中翻滚了一番,连说了几声好吃……这是德国作家乌利·弗兰茨在其历史长篇小说《在上苍的阴影下》中的一段描写,文中所提亚当乃是在清廷累官至太常寺

我的奶奶
2012-07-12

小时候家里田地,人口多,奶奶从六七岁时就开始干活儿。天资聪明的她,针线功夫特别好,直到80岁还能帮小孩做衣服做鞋。奶奶的童年正值战乱,四处逃荒要饭,居无定所。

明清之际耶稣会士报告中的中国形象
2012-08-13

安文思称赞他们节俭,认为他们从不浪费东西,所使用的工具比欧洲同行的数量远且简单。中国没有一寸土地被浪费,妇孺残疾都能找到生计。中国手工艺品的产量和品种也不断使欧洲人惊讶。

信仰的断代
2012-10-10

这些逝去的老教友他们的儿女一点不比别的家庭。有的五六个,有的四、五个,最少的也有三、四个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