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屿山严规熙笃会圣母神乐院(原正定苦修会)若雅敬赵籁波神父于2016年4月25日安息主怀。享年94岁。
圣召分辨计划晋牧后,费尔南德斯主教立即启动圣召分辨计划,使修生的人数在短短两年半时间内从17人增加到了40人。去年有5人被祝圣为神父,主教强调道:“这意味着信众们能更容易地领受圣事”。
教宗方济各7月7日对众多修生和初学者讲的话,至今仍然回荡在他们心中。教宗说:教会是基督的新娘,你们是教会的订婚人;在这段发现、识别和培育圣召时期,你们代表了教会的春天和青春。
漫长的四旬期乃是让我们通过守斋、克苦、祈祷、作补赎、哀矜施舍行爱德等善功不断促使心灵的净化与圣化,在节制饮食、减少娱乐的同时,借着长久的祈祷、静默、认真反省自己的灵修状态,究竟是进步?是原地踏步?
据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报道,一月十四日,慈幼大家庭中华会省于慈幼修院举行了历史性聚会,为慈幼会、母佑会、显主会三个修会的院长,安排了一天的联合培训。主题为被天主召叫成为院长:意义、使命、挑战、方向。
教宗方济各8月3日在梵蒂冈克莱孟厅接见了西班牙赫塔费(Getafe)的“宗徒之母”大修院的成员。
当神父问他为什么每天起早清扫院子时,他说:“我不会念经,什么也不会,只会扫扫院子。堂是天主的家,我把他的院子打扫干净,让教友们干干净净地进堂念经。”每次扫完院子,他便进堂靠着柱子跪很长时间。
位于印度南部喀拉拉邦东部叙利亚马拉巴尔教会帕莱教区的雅各伯穆里肯(JacobMuricken)辅理主教于8月15日离开了主教府,搬到了他在坎吉拉帕利教区纳拉桑尼建立的隐修地。
其实,早在三年前,他们之中一位名为恩佐·比安基(EnzoBianchi)的弟兄,就在这个小乡村开始了他的隐修生活(今博舍隐修院的院长)。
20世纪,基督徒灵修出现了现代化的发展,耶稣会的古生物学家德日进神父提出:通过这世界万物的爱和敬畏态度而与天主相遇。范特勒主张,追求真理既不能脱离对爱的寻求,因为两者的主体都是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