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及人应当时常祈祷,不要灰心……”(路18:1-8)可怜的母亲在祈祷中,时而抱着女儿哭求主怜,时而跪倒在祭台下向天父哭诉,她用心灵用全部的精力哀祷哭求说:阿爸父呀,我知道您是爱您的孩子们的,阿爸父呀,
回想车祸前,自己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出事的上午还在挂吊瓶呢!原来天主用这种方式,给我机会,让我修息、调整,他完全是出于一种爱啊!
一年来,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曾经满目疮痍的巴蜀大地正在逐渐恢复原有的美丽容颜,曾经倍受伤害的灾区人民也渐渐走出忧伤与恐惧,重整旗鼓,开始了新的生活。
教宗本笃十六世关于爱德服务的《教会内在的本质》手谕于12月1日公诸于世。这份手谕对教会的爱德服务和主教在这项工作上的特别责任作了一系列规定。
进入大学后,我以“真善美”为人生的灯塔,为此,我努力的提高个人的素养。但是,我却和身边的同学越走越远,面对人性的贪婪、自私和冷漠,我又陷入迷茫——是去适应社会,还是保持自我?
今天的新加坡有两个向贫困地区、灾区提供帮助的明爱机构,一个专门帮助当地贫困的人,另一个提供国际援助。
天主是爱。天主在哪里?天主无处不在,处处都在。我渴望找到天主,找到那位焦急等我的耶稣,然而,无论如何冥思苦想,都没见到。我找了很久很久,也找得很累,几乎让我失去了信心。于是,我祈祷说:“主啊!
以下的短评,并非意在把通篇劝谕介绍给读者,而仅是抛砖引玉,希望其中提到的内容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与兴趣,而进一步研究《爱的喜乐》这篇劝谕。1.爱的美好教宗方济各认为在现今世界中,爱主要受到消费主义的威胁。
我们必须在爱中成长,为此我们必须不停地去爱,去给予,直至成伤。这是印度德肋撒姆姆说的一句话。每读到这句话我都特别有感触。这句话是一个充满极大的爱之人才能说出的灵修感悟。
这一天也是国际大屠杀纪念日,以纪念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中遇难的人士。教宗向圣伯多禄广场上聚集的信众表示,希望此悲剧的纪念活动成为一个警告,使过去的恐怖事件不再重复,并超越任何形式的种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