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教宗指出了一条康庄大道,那就是:这些运动团体组织必须以谦虚的态度,本着服务与合作的精神,融入地方教会的生活体系中;而地方教会的牧人也要知道以和蔼亲切的态度接纳它们,以父亲的爱心来伴随它们。
关于司铎生活,教宗说:“为我们身为司铎的人,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是谦虚地承认我们的有限,承认我们必须把大量的工作留给上主来做,因为到了最后毕竟还是要由他来领导他的教会。
为了这个缘故,我们要怀有怜悯的心肠,要仁慈、谦虚、良善和忍耐……我们无论做什么,说什么,都该因主耶稣的名去进行。我们该籍着耶稣,感谢天主圣父。”
所谓普遍性,就是说所有的德行都必须统筹兼顾、并驾齐驱、同步进展不可偏颇,既要谦虚,又要勇敢;既要忍耐,又要奋勉;既要细心,又要大胆;既要慷慨大方,又要朴素节俭;既要团结众人,又要规劝弟兄纠正愚顽&hellip
我们如何能够忘记我们身为神职人员已受祝圣,乃是为了谦虚而又有权威地为教友的普通司祭职服务呢?我们的使命为教会和为世界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个使命要求我们完全忠于基督,不断地与他契合。
他说:“要是我们不想让圣神降临沦为一项单纯的礼仪或纯粹动人的纪念仪式,而是救赎的现实事件,我们就该作好准备,借着谦虚和静听天主的圣言虔诚地期待他的礼物。
只带着信德和谦虚的个性为武器的圣人,进行了成效显著的对话。时至今日,他仍然是基督信仰和穆斯林对话的典范。据记载,“方济各还于1220年到了圣地,由此为未来播种下了种子”。
教宗鼓励在场的修生与司铎们,对学者的疑问以及民众和大学生的焦虑持开放的态度,倾听他们,总是保持积极、开放和谦虚的态度。“态度谦和、有信仰并不意味著对一切都有答案。”教宗敦促始终要与科学保持对话。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给青年们提出几个非常重要、也深具挑战性的勉励,他要求他们做人谦虚,不要狂妄傲慢,要逆着时代潮流而上,要维护生态环境。
在交流中我们看到他们身上充满着敬主、爱主之情,主教的谦虚、和善,修女和教友们的纯朴、勤劳和热情,都深深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十一点多钟我们互祝平安后,晚宿主教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