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四子王旗)教友因为交通不便,去四百里远的磨子山朝圣很困难,所以乌尔图沟本堂葛维德神父也求得大赦,定于每年的7月16日———加尔默罗圣母圣衣瞻礼为朝圣日,到山上朝圣者可得“博俊古拉”大赦。
信德网讯太原清徐县城西南角坐落着一座中国古典式的小圣堂,面积不大,但精致美观。这是一个2011年才新成立的堂区——城关教会南营堂区。
59岁的德肋撒领洗20多年,以前只在主日参与弥撒,圣经束之高阁,几乎从来不看。平日里和教外人没啥区别,打麻将喝酒是她的最大爱好。
就在这时,他结识了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肋撒修女,他被德肋撒修女的爱心所感动,也想做一个她那样有爱心的人,同时也把自己内心的矛盾告诉了德肋撒修女,德肋撒修女听完了他的经历,对他说:人不应该永远记着恨,而应该永远记着爱
但在最近看了不少德兰修女自己写的文章,及别人写的德兰修女传记,以及对仁爱传教修女会中义工的描述,才知道“爱,直到受伤”这句话的出处,也真正了解到,为何必须爱到受伤。 主耶稣说:要让我们彼此相爱。
就在这样一个炎热的夏天,小屯村的一百二十位教友的心更是火热的。自2012年开始筹建,经过不知多少风雨与险阻,终于在天主恩宠的助佑下,一座双层小圣堂矗立在小屯村大地上。
“好撒玛黎雅人”(TheGoodSamaritan),告诉我们要善待近人,特别是需要的人。从撒玛黎人的故事,让我们反省两个问题:一、为获得永生我们该做什么?二、谁是我的近人?
按照计划,我12月23号去里修小德兰家乡朝圣,当天去当天返回。我对小德兰有着特殊的爱与感情。
托里亚尼神父介绍他们团体的圣诞节活动说:「我们有一座小圣堂,里头陈设了12大宗教的象徵物,我们每天诵念一个不同宗教的祈祷文。
撒玛黎雅人历代为犹太人所仇视,究其原因要追溯到公元前七百二十一年的历史,是年亚述王撒尔贡消灭了北国以色列之后,撒玛黎雅的人民大都被充军,客死异乡,留在故乡的撒玛黎雅人和外来的异族人同居共处,甚至联姻,并接受他们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