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5月27日牧灵访问意大利利古里亚大区热那亚,在圣老楞佐主教座堂接见当地圣职人员。
民国末年,王秉德、韩继光二位神父先后在此牧灵,为本村另建了五间教堂,奉耶稣基督普世君王为主保。之后有张刚毅、兰肖天神父在此牧灵。
贝尔托内枢机又说,教宗比约十一世在人性事务和教会事务上的作为都令人惊叹,不过,这位20世纪的教宗,仍然需要人们细心地深入探测,不仅要令他牧灵方面的关怀得以浮现,同时也为了清楚他在17年漫长的任期中,也就是上世纪前
艾夫赖格的新书(梵蒂冈新闻网)英国记者艾夫赖格(AustenIvereigh)的新书《受伤的牧者:教宗方济各为天主教会的转化而奋斗》将于11月5日出版发行。
有的人只顾追求得到神恩,而疏忽了自己在灵修生活上的其他责任。更有的人得到神恩,不肯好好学习如何善用神恩,自不量力地运用,在得不到相当的效果时,不但自己受到挫折,也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考虑到中国文化背景和教会长期的做法,这种现象本无可厚非,而且基督也总是通过文化来召叫他的门徒的,但这样的动机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修道者人格、心理和灵修的持续成长与渐趋成熟而不断地加深、提高、升华、圣化。
此后二十多年的留学生活都获得恩师的陪伴,无论在学业、学术、福传和牧灵各方面,我都常常向这位洋博士咨询和请教,偶尔也受到他的责备和拒绝。现在想起来往事,我还深觉惭愧和内疚。
我们知道,对这位满怀热情的牧者和牧灵工作者来说,离开他的岗位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尤其现在,教会正处在这样一个时期,急需有为福音作见证的牧者,以抵制这个时代思潮中的霸权,坚定地从信仰出发去生活和思考。
宗教学部毕业生则以参加马拉松长跑来比喻过去四年学习生活,第一年看似顺利,但其后便遇到看似跨不过的障碍,所幸团体的灵修活动坚强了同学的心志,更让同学明白读神学是要辨清基督徒的身分。
在参加灵修生活研讨会之后,他「便没有再参加任何教会课程。」尽管他初期抗拒,他决定将自己献给基督。他说:「我为何要得到一些比天主的爱更少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