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父亲的眉头紧锁,我的心灵又一次被重击,但我始终没有忘记对上主的信赖。带着最后的一线希望,父亲再次走出了家门。我握着母亲布满老茧的手,思索着,祈祷着。我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因为我知道自己无力接受它。
教会内部书刊、报纸的不断增多,如果教友只是迷于看电视节目、瞧社会上的光盘录相,或只忙于生计、迷于其他娱乐,更有甚者醉于狂赌、滥饮,那么这报刊圣书的“增多”只能说明书架上的种类增多与丰富,而教友的荣主益人的心灵却空虚直至荡然无存了
或者说,在她小小心灵中最渴望出现的是谁,是妈妈的回头,还是爸爸的归来?
你可以拥有许多财富,但依旧空虚,因为你的心灵内没有圆满。这个星期你们要想想数量和圆满之间有什麽区别。这不是一个钱包的问题,而是心灵的问题。
他与苦者同苦,与悲者同悲,他驱魔治病,抚慰心灵,平息风浪,去除灾殃。禧年内,教会期望所有基督徒都能担负起传播天父慈悲的重任,用言语去宣讲天主的慈悲,用生活去表达天主的慈悲,用信望爱去灌溉慈悲。。。
接着,教宗鼓励这些慈悲使徒要懂得察看忏悔者心灵对得到宽恕的渴望。教宗说,这是怀念天主,渴慕祂的爱的心灵。这一渴望恰恰是悔改的开端。一颗转向天主的心,不但承认自己的过错,也希望得到宽恕。
耶稣是心灵的老师,祂不给人授课,不提供答案,只是小心谨慎地指引你发现自己的内心。我希望你能如此回答:祢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际遇!祢是我遇到的最美好的知己!
教宗指出,民众跟随耶稣不是因为祂引起他们的兴趣,而是因为耶稣的讯息抵达了他们的心灵。之後,民众看到耶稣治好人们的疾病,也因此跟随祂。
教宗也提到,诱惑常带我们走上歧途,耶稣则来摧毁邪恶对我们心灵的影响。当天福音记载来自各地的群众满怀激情地跟随耶稣。教宗问道:这些群众为什麽跟随耶稣呢?福音记述说,患病的人都向祂涌来,想得到治癒。
圣保禄邀请我们承认自己是罪人,同时也为我们指明希望:若让复活的基督来更新我们的心灵,我们就能成为天主之爱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