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给大家分享这样一个故事。
(路17:5)认识耶稣我们也许从圣经中知道了一些关于耶稣的事迹,他的故事或神学。但是,与耶稣建立关系,这不同于仅仅知道一些知识信息;与耶稣建立密切的关系,就是我们自己要发生转化。
最后,故事告诉我们:“他闷闷不乐地走了”。他的闷闷不乐表明:他没有去做他内心深处真正想做的事。他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未能放弃他的所有而跟随基督。怎么办?耶稣没有试图说服他,而是让他走了。
兰哲一(玛窦)神父的美好故事见下。
他告诉我,我们小时候听他讲的许多故事,就是那本书中的故事。那些发生在几千年前的事情,是昔在今在永在的事情……离开家乡上大学,离开大学后工作,我与父亲的交流越来越少。
他出身在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但从15岁开始就反对宗教,一生从事无神论研究,出版过几十部反宗教的哲学著作,在许多所大学担任哲学教授。
到校后,她要求参加宗教活动、读经和查经活动。最初,她无法理解人们为什么要信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逐渐的,她开始理解了。二OO九年毕业前,她领洗了。她的父母对此感到意外。
景教在中国的命运与佛教不同:佛教在唐武宗灭绝一切外来宗教后还能再度崛起,甚至成为社会主导力量,逼得当时儒家学者不得不吸收一些佛教学理精蕴,才得重振儒学颓风;可是景教却一蹶不振,以致逐渐消灭。
在这样的宗教和伦理基础上,美国诞生并成长起来;在这基础上,美国能够继续成为自由和友善之地,继续为更加正义和友爱的世界贡献一己之力。随後,教宗谈到他对联合国的访问。
教宗方济各在讲话中首先表示:在宗教交谈中,最重要的是我们以弟兄姐妹的身份聚在我们的造物主、我们所赞颂的天主面前,相互尊重,彼此赏识,寻求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