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教会的圣师,赎主会的创会人,也是伦理神学学者和听告解司铎的主保。正如教宗方济各在2018年8月1日公开接见活动中说的,「他以谦虚与温和赢得了所有人的心」。
「静默祈祷」的推广人加布遣会士安泰努奇修士近日接受本新闻网访问,谈论疫情期间静默祈祷的灵修操练。他表示,在这极其寂静且哀痛的时期,也可以转化为心灵静默、聆听天主声音的时期,慈悲的时期。
天主将痛苦转变为一扇门,人的希望则通过它进入。教宗强调,如果幸运常使人盲目、肤浅和骄傲,那么这个在信德中经过考验的过程“会使我们重生,使我们感到与过往不同,尽管它艰难和令人悲伤”。
谦逊并不是基督信仰灵修中次要的品德,人的本性是卑微的,只不过是天主把人提升到光荣层次而已。卑微不是不好的价值,如果人的根是植在地下,那么他的果实将在伟大的上主眼前出现。
人犯了错或出了事,总想找客观原因把责任推给别人,这大约是人“趋利避害”的一种天性。这种天性在伊甸园时期的原祖父母身上,就已演绎得淋漓尽致了。
圣召从来不是凭空便会产生的:圣召植根于我们个人的历史与经验上。天主永远不会抛弃我们的过去,因为历史也是我们的一部分。相反,祂的召叫会先救赎和医治我们的过去,最后才开启一个新的未来。
伪彩淫泰,非范人之所道也。”中国的传统文化总是引人归向事物的宗旨,不离万物顺时应天之规律。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贤良方正”四个字便可回答一切。
为使人看到祂的爱而举心向上,称颂祂的光荣与伟大。天主为了爱而救赎了人类,而祂爱的极点就集中体现在耶稣基督的马槽和十字架上。
1、蒙主召叫的喜乐人最大的喜乐是被创造天地万物的天主(神)所召叫、所重视、所提拔。
他们有更多的管道获取及时资讯、有更多的方式看到优质影视作品、也有更多的意愿参与互动而不是单向接受。这一切都让电视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媒体愈发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