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条路比象征性更宽广,也是文化上的,仍是在圣经中找到谈论圣神的巨大象征。我只举出两例。首先是吹气。吹气、呼吸的主题说的都是生命。
轮到朋友时,竟看到他享受了特殊优待,袁神父与他还有两位中年夫妇一起留念.我才晓得我见面一直打招呼的这对夫妻竟原来是朋友的父母,他们比我们早一年领洗,在2004年圣诞节。
基督宗教研究学院院长饶天诺神父由于天气原因,赴澳神父一行于26日中午才抵达此次学习的驻地——天主教澳门教区竹湾会议中心,比原定计划迟到一天。
主耶稣实实在在告诉我们说:“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所投的更多。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里头。但这穷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足见她奉献的精神,令人感动不已。
杨老师更是具体地传授给我一些文字福传方面的实用技巧:比如故事里讲信仰,信仰中讲故事比较能吸引读者,引用名人名言,引经据典,才更具有说服力,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为我用,才能融会贯通。
人生如登山,一步一步往山顶上攀登,到了山顶又一步一步往下走,下山比上山还要难。百折不挠,不畏艰险,勇于登攀的人固然可敬,而到了顶峰,不恋高位,激流勇退,能上能下,宠辱不惊的人,更难得可贵。
有一点身体上的不舒服,修女们就及时送药到床前,我感觉比跟着儿女们还要幸福,在这里活100年我也不厌。我之所以主动加入天主教就是因为修女们的这份“爱”感动了我(老人2014年领受了洗礼)。
厄玛乌的两位门徒,由于那些日子在耶路撒冷发生的事,伤心地在路上走着,直等到「复活的那一位」与他们同行,他们的眼睛才睁开,看到新的景象(参路廿四13-31)。
教会的牧灵服务无需纠缠在传递大量需要强行人接受的不连贯的信理问题上,传教的宣讲需体现在更能激励人和更具吸引力的实质性和必要的工作上,就如在厄玛乌的门徒们心上燃起热火那样。
1922年3月14日,教会将宁夏道(今宁夏的石嘴山市、银川市、吴忠市、中卫市)、陕北的三边(靖边县、定边县、安边镇)、内蒙的鄂托克、乌审、杜萨克(土默特)、杭锦各蒙古王子旗(当时蒙古王子的领地)及黄河左岸的汉人垦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