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天气有些潮湿闷热,大家还是专心接待前来就诊人员,为他们提供热情的服务,并对前来就诊咨询人员详细询问、耐心解答,仔细开处方并免费赠药。
格化司台堂区是在1924年前开教,并建有7间土木结构的小圣堂。1924年秋由李万胜神父任格化司台第一任本堂,当时又新建神父屋4间,并买下80多顷土地,有教友300多人。
上午10时,“德艺双馨”的张玉屏、吴开川等老师们挥毫泼墨,用他们苍劲有力、闲嫩秀美的书法与绘画艺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与期待。
按西尔物斯德肋教宗的主教礼节本的记载,君士坦丁大帝献给脱利腾大殿一对纯金的大香炉。他还献另一个金香炉放在圣洗间。但这些香炉的用意,并非敬神而是使教堂内芬芳扑鼻,香氛宜人,助人神魂超拔,易于祈祷。
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我的舅爷杨智是产西会口的会长,我的姨奶(母亲的姨妈)是耶稣圣心会一位才德出众的修女。舅爷是个文化人,还有给人看病的绝活。
在改革开放初期,笔者在文水县新立村辅导音乐,一日课余在教堂音乐楼上杂物堆中,见到尘封已久的民乐队使用过的云锣(俗称叮叮单),其手柄上墨书大明嘉庆某年,只可惜当时没有文物观念,估计这个200余年历史的教会文物被当作废铜烂铁扔掉了
就在我东寻西访无望的时候,一位花白胡子的老人从一条小街走来,我赶忙上前询问,让我惊喜万分的是,他不但知道当年的那个大车店,还熟知我要找的恩人。于是我们在一家小饭馆里详谈起来。
时隔20年多年,‘一定要把教堂建起来!
教堂院内彩旗飘飘,乐曲悠扬,24门礼炮齐鸣,空中彩带飞舞,极为壮观;各种介绍教堂历史和文化的展板分列于教堂门前,浓厚的历史和文化气息更是吸引了众多教内外人士的目光。
波兹尼夫神父指出,他们最终也会返回首都平壤首座俄罗斯正教堂贞柏修院,但不会是短期内的事。他表示教堂的建设工作于2003年6月展开,已完成七成。 建设教堂据悉由朝鲜领袖金正日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