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窦福音》记载,耶稣在升天之前对门徒们说: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玛廿八20)。
他们也许更关心的是每当履行了宗教职务後,去看看有多少献仪,但他们不接近人。相反地,耶稣则接近人。耶稣的这份接近源自祂内心的感受:祂心神感伤。教宗解释说:耶稣因此总是在那里,与被圣职小团体丢弃的人为伍。
“当我向教宗方济各介绍下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圣座展馆的项目时,他答说:'我要去,要亲眼看看'。”这是圣座文化教育部部长门东萨枢机3月11日上午,在圣座新闻室举行的记者会上向外界透露的。
当我们祈祷时,先反省我很想要的是什么?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天主会乐意给我什么?求天主父或长兄耶稣面对面聆听我,求圣神在我心灵中帮助我,邀请我心爱的已逝亲人或圣母圣人和我一同求天主,就安安心心地祈祷吧!
依搦斯说:“你们不要哭,我快要和主耶稣见面了,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说完这几句话,依搦斯面带笑容安静的去世了。时在公元1317年,圣人享年49岁。依搦斯死后遗体不腐烂,前来瞻仰圣女遗容的信友络绎不绝。
老人说:“神父,这次我还捐500元。”看着老人的模样,听着老人的话语。我好奇地问:“老人家,您的钱是哪来的呀?”老人看着我说:“姑娘,我是低保户,每月街道给我330元,昨天刚领的。
时过50年后,段主教在谈及此事时感慨万分地说:风险再大,困难再多,我也在所不惜,因为我是神职人员,神贫、贞洁、服从是我的行为准则,教区主教之命,我必听从。
因家父是老工人,我被照顾从农村进入国企,成为员工。工作后,入党、当官又成了我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这一切家父看在眼里,却急在心里。因为我对天主教信仰越来越淡漠,世俗、权力欲望越来越膨胀。
我从小是在父亲百般娇惯与呵护之下成长的。当时,我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许多错误认识与幻想,父亲及时地用讲故事的方式纠正了我的错误,给我灌输了宗教思想。
“养儿方知父母恩”,转瞬三十载,我也身为人母,此时母亲却丝丝白发道道深纹了。看到母亲苍老的身影,我真的好愧疚,因为这么多年,除了经常打电话问候二老,实在想不起来我为父母做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