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城市实施严厉的限制措施,教会不得不暂停礼仪,包括基督信仰高峰时刻的圣周庆典。圣伯多禄广场的空荡已从「新鲜事」逐渐变成「常态」。然而,为「拥抱世人」而建的广场廊柱,持续在精神上环抱著天主的儿女。
正常人一旦体会到自卑感,就力求补偿不足,并力求完善,成为进取的动力。但是如果一个人走不出内心的自卑状态,本来羞怯退让的心理,就会变成一个咄咄逼人斗士了。
在这段悔改的时期,让我们更新我们的信仰,从「活水」中汲取希望,以开放的心接受天主的爱,因祂使我们在基督内成为弟兄姊妹。在复活节前夕,我们会重宣领洗时的誓愿,并在天主圣神的工作中体验到重生,成为新人。
在永生的目的中,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和境遇都会充满生命的动力和精神。2、学习永生之道福音中这位熟读经书的专家,却没有找到“永生之道”。好在他知道自己的有限,诚实地询问耶稣基督。
信仰经由这些热心习俗而变得有血有肉,鲜明活现。当然,这些热心的习俗应时常受到教会的审视和甄别,使之不偏离教会的中心。这些热心的习俗很值得我们关注和热爱,热心的习俗以其真实的方式将我们聚集为天主子民。
修女们表示:让孩子们拥有一个温暖的冬季,是我坚持奔跑的最大动力。因着爱心,马拉松、修女这两个毫不相关的词语如今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我们就会在“彼此相爱”、“心灵互通”的激动中经验“天主的爱”的仁慈和动力。只有这样,我们的人性生活才会被圣化,祈祷生活才会扩大到每一个细节。
牢记过往,以缔造和平的未来「记忆具备希望的愿景:在战争和冲突的黑暗中,牢记渺小的关怀举动,往往也能激发勇敢,甚至是英勇的抉择,能再次注入新动力,在个人和团体之间燃起新希望」。
修女解释道,「对于那些收到我们提供的材料的百姓来说,这是一股动力,带给他们希望和喜乐,因为他们能够动工。我们看见我们的援助激起了善的涟漪。
贫穷对一个只有14岁的孩子来说,不是意味着动力,更大程度上意味着是耻辱。你不能责怪一个孩子对贫穷的最初的认识。孩子把这个看作是自身的残缺,生活在同伴中,心里沉淀着深深的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