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应当整修建筑物,修复那凝聚众人的关系。教宗敦促年长者与青年团结一心,善用大地、文化、传统,尤其是信仰的遗产,展望未来。「我鼓励你们不要忘记你们是谁,从哪里来!
他们祈愿众人放下自私自利的态度,不要只想著经济利益,同时期盼科学成果能特别惠及贫困弱小者。另外,他们也祈愿「教会能鼓起勇气始终走出去,抵拒不断扩散的冷漠」。
就在众人对艾滋病患嗤之以鼻、避之唯恐不及的时候,仁爱传教修女会创始人德肋撒修女于1985年圣诞节向时任纽约总主教库克(TerenceCooke)枢机提出请求,成立了「爱的恩典」中心来收容并照顾艾滋病患。
难怪圣史路加在敍述真福八端时,也提到了四个“祸”:富有的人、饱饫的人、欢笑的人、众人都夸赞你们的,是有祸的(惨阅路6:24-26)。
最近教宗强调:“我们认为如果不对众人的天父开放,就没有坚实而稳定的理由呼吁兄弟情谊。我们坚信,唯有借由这个身为儿女、而非孤儿的意识,才能使我们和睦共处。”
教宗对在场众人说:「接纳是牧灵的爱德举措。你们在铎职培育之路上养成这种态度,而且它对办告解者和听告解司铎都助益良多。听告解司铎活出他的父爱,如同荡子比喻里的父亲那样,为儿子回家而满心欢喜。
改革虽然遇到阻力,有反对和不同的意见,但这正是同道偕行的旅程,“听取众人的意见、寻求解决之道、讨论和交流看法”。
“事实上,当民间团体和企业缺乏青年的才能时,整个社会就会枯萎,众人的生命就会熄灭。没有创意,没有乐观精神,缺乏热情,缺乏去冒风险的勇气。一个没有青年的社会和经济是可悲的、悲观的,而且玩世不恭。
教宗从这段福音章节出发,指出圣体圣事提醒众人「以天主为尊」。教宗阐明,事实上,这比喻里的富翁并未与天主建立起关系,他没在生活中为天主腾出一席之地,却只顾自己享乐、只关心世俗财富。
教宗表示,“我们众人都有伪装自己的诱惑,即使面对我们自己也如此”。“在我们的生活中,忘记天主的临在与对我们自己的无知并行存在,即无视天主也忽视我们自己,不了解我们的性格特征和我们最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