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熟的文明社会,不是靠单方面的宽待和容忍,而是整体对部分族群的文化特别是信仰,不但要有敏感性的认知,且能接受捍卫这些文化和信仰的体制。
主题是“在亚洲讲述耶稣的故事:生命与信仰的庆典”,旨在实现四大主要目标在基督内分享信仰的喜乐;经由实际生活的见证来庆祝亚洲人的福传;唤醒亚洲各教会对梵二《教会传教工作法令》的重新认知;推动新而充满活力的福传
这一切需要我们的努力,也需要新的国家认知。我们应该建立诚实的新风尚。另一方面,国家不仅深陷贫困,也遭受不公。这是一种不义,是对天主和近人的冒犯。在埃布拉教区有1百万人生活在极度贫困中。
额我略大学讲师罗木兰博士在座谈会上分享了题为思高《圣经》出版50年,中国大陆天主教接受、认知程度的调查报告;信德文化研究所张士江神父就思高《圣经》50年的出版发行历程、思高《圣经》研究现状作了演讲。
显而易见,这个故事并不是在探讨送不送还手推车的问题,它探讨的是一个简单行为背后的价值认知问题。这个故事其实在提示我们,世界上有这样两种人:一种人总是去做有益的事;另一种人则是寻找理由不去做这样的事情。
然而,曾几何时,有教友对“大圣若瑟求你为我罪人转求天主,赏我善终,我愿早死升天……”这段经文缺乏正确的认知,心生疑虑,进而产生了误导。
目的也是让所有人能获得朝圣的经验,对画像、隐喻所表达的生活的认知,以及信徒和非信徒在一起的经验”。
如果让这些认知和情绪形式占上风,人的“思维就失去了对自己和他人保持客观的能力,心肠也无法以爱跳动,因为人如果没有接受爱,因而也不会传递爱”。在没有爱的心灵之处,灵魂就会窒息,因为爱是灵魂的氧气。
很多人决绝它,因为它相反自我。然而十字架是刨开的心,是天主对人毫无保留的爱。仰望祂的人绝不会被丢弃,也绝不会失望。再一次,一辆公共马车也开过来。当它来到这块最美丽的地方的时候,客人们都睡着了。
瑞士著名的灵修与神学家莫里斯·曾德勒(MauriceZundel)说,天主之所以是贫穷的,是因为天主根本不保有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