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当时院方需要及后来的工作安排,我主要在陕神做三个方面的培育工作:第一,教书;第二,做班主任;第三,做毕业班一些修士的毕业论文导师。
可是她还是看到了一些灰暗的地方,她向培训导师倾诉后,导师建议她:在人当中找不到平衡时,去跟天主要。一天,一位同事对她说:你不能按照神的标准衡量他们,他们是人,也会自私。这句话让她放下了心理包袱。
后因交通不便,不易延聘训练修生的优良导师,故于1957年在薄扶林太古楼一块由巴黎外方传教会所捐献的土地上兴建一座新修院。
带着这个希望,来送别的人们因此才会心领神会地以掌声送别这位可敬的导师。
初学导师对这位少女的印象如下:德兰入院那一天起,全体修女对她的举止态度觉得惊奇;她的一举一动,不像一个普通的十五岁少女。
她们遵照法典及会规在导师的陪伴下度过了半年的修会卒试生活,并在李安平神父的带领下做了8天的大避静。
避静导师邀请北京教区刘振田神父。每节课有不同的主题,在刘神父带领下投入避静,以圣经为引导聆听那位说话的天主。
为了使这次研讨会能顺利举办,无锡天主堂本堂郭满东神父成功邀请到了几位国内知名的导师。
我们所称呼的这位恩宠的导师曾亲身体验过傲慢的贫瘠和空洞,他告诫我们要做燃起渴望热火的人,也要意识到自己的限度。他邀请我们不可自以为是,却要从真正的泉源汲水。
教宗表示,在这样一个破碎、不稳定的社会文化中,青年人需要的是真正的导师。要记得,走向真理的道路是由智识和爱修筑而成,但是也不能忘记谦虚,因为人不可能拥有全部的真理,反而是真理拥有我们,推动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