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委会常委陈思洪神父宣布游行开始,礼炮鸣响,礼花绽放,乐队演奏了《圣母颂》及《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大家热情高涨,在实习修士罗兵及几位教友的安排下,队伍缓缓地由西山脚下向半山腰处的西山本笃院进发。
现在每当我们看到陈列在土山湾博物馆内由他捐献的文物会倍感亲切,经他回忆并经专家修复的《土山湾工艺院院歌》已经成为他们家庭聚会必唱的曲目。
每逢此时,他总会露出开心的笑容。他的言行涤荡着我们的心灵,已经长大的我们由衷理解并支持爷爷的所作所为,只要他高兴,我们就高兴,于是乎就更能体会到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有能力去帮助别人这句话的深意了!
但是见过了藏人的宗教膜拜后,你总会感觉一个汉人对上师的崇拜,姿势多少有点笨拙。因为这种情感与其说是源于信,不如说是源于时尚。时尚是阶级分野的产物。能够亲近上师本身就是文化品格与阶级地位优越的表征。
每当我们弟兄姊妹及儿孙们节假日聚集在老母亲身边之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凝视那张早年间的全家福:父亲居中而坐,慈祥而端庄,恍惚间犹如他老人家又回到了我们身边,逝去岁月一幕幕钻进我的记忆,勾起我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天星加油站就是他靠着信仰做起来的,他的办公室里一直挂着圣母像,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他也总会提到信仰,给别人作见证。后来,西安河盖教堂的时候,他一人承担了一半的工程款,使教堂顺利完工。
每当我回忆起此事,我总会热泪盈眶、泪流满面。仁慈的天主俯听了我们的祈祷,赐给了他永生!在此我要谢谢在陆永兴患病期间总探望他,为他祈祷的神长教友。特别是凌医生,专去佘山为陆永兴祈求圣母。
每逢我的外国朋友来访,总会领去拜望他。1989年,四海协会的友人在京看望他时曾以馈赠表示嘉许。
每当教会救济贫困教友,她和他的先生总会带来大量的医药用品施济给教友。看着别人脸上感激的笑容,欣慰的微笑也出现在她的脸上。教会办学习活动,她积极地参与其中,并提供了大量的宝贵意见、建议。
所有的致普世的书信都可能是匿名的作者,但你总会发现某一位学者总试图开动脑筋,要把这篇或那篇书信的作者冠以一个人名。然而,冠以的人名很可能是某教会团体创建人的名字,而不是这书信的真实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