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透过我们的双手把天主的大爱传递给每一位需要的人,给他们冰冷的人生带去一份温暖,为孤苦之人点亮一盏心灯。
高随巧姊妹是第三梯队的组长,她深有感触地说:只有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家人看待,与他们心与心的交流、分享,就会互建信任、赢得对方,因为我们福传者是在光明之中行走,与耶稣一起工作。
我们是圣母妈妈的儿女,今天回到圣母妈妈的怀抱,这是一个恩典和礼物,圣母不愿我们做为儿女的任何一个丧亡,她为此献上了她的圣子惨死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求得了天父的宽赦,成了我们的救主和依靠,做了我们的中保,因此我们要以心体心
就如《心泉》中的描述:生命似奔流不息的河水,逐日渐渐地奔向末日的审判。世人一切错误荒谬的标准,愚昧的理想,都要在那一天予以纠正;真理与圣德也将在那一天奏凯。我是愿意随波逐流、与世浮沉呢?
对恩人,我们知道感恩报答,对于我们的在天大父,更应当有感恩的心。我们应该时常感谢天主,纪念天主所赐的一切恩惠。
做耶稣的朋友意味着过着“伯达尼”精神的生活,用圣若望宗徒的心来生活,认为耶稣就临在自己的生命中,就像对待自己所爱的人一样。
你们有着热血、膨湃的心、用不完的精力,而你们却要从所有一切事中抽离!但这是件好事,不安是一种好的感觉,这代表你们很健康!虽然表面上看,你们处在一种很糟的处境,但长期来看这是件好事!”
让我们祈求恩宠,好能与受苦者共赴苦难,在服务中共赴苦难,愿教会在开口发言之前,先守护那颗为爱跳跃的心。在说话以前,要先学会守护爱的心。」安慰的力量源自与我们同在的那位。
但是,如果天主是一名慈父,那我们需要进入一段父子的关系,好能理解祂的心和祂的计划。更多时,我们更熟悉法律的言词,而非爱的逻辑。
教宗方济各在《以父亲的心》宗座牧函中鼓励我们:“我们需要将愤恨和失望放下,不带世俗的认命,却满怀望德的刚毅,坦然接受那些确实存在但不是由我们选择的事情……在此,我们亦再度看到基督信仰的现实主义,它不排斥任何既存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