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几次蹬着小板凳在父亲背上上药,伤口不断涌出大量的脓水,爸爸筛糠似地哆嗦,痛苦地张着大嘴,每次都是如此,但没听他哼一声,只听他说:上药的痛和‘他’的苦比差远了。
13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生活的艰辛、内心的孤苦;被误判、被拒绝、被抛弃……似这般情景,怎一个苦字了得!然而,没有苦哪有甜,不经风雨,哪见彩虹!
现在你有难,我就是再苦也不会丢下你不管的!她的话语奠筑了我继续存活的根基,激发了我男人是山的责任!我不再沮丧,从心里接受现实,重新整理人生的篇章。
这样,反倒觉得苦中有乐,人生谁都会有坎坷和不幸,不觉得苦也就甜了。陆平听了她铿锵有力而悲怆的叙述,愈发觉得这个女人的道德高尚,形象伟大。他敬佩她,同时也怜惜她们母女俩。
我们讲的最多的是苦:十字架、马槽、贫穷,为什么不多讲耶稣的复活,升天、平安、快乐、永生,天堂的无限美好!这些不都是人们追求的吗?这也不正是耶稣救赎人类的根本目的吗?
光钦佩方济各还不够,要通过他来与基督相遇,以“正确的信德、肯定的望德和完美的爱德”(方济各在十字架苦像前的祈祷,1:FF276)承认基督和爱慕他。教宗继续向这些会士们说:“极可爱的弟兄们,鼓起勇气吧!
热情的人们一大早就驾车而来,聚集到这颇负胜名的七苦山朝圣地洞儿沟,一时间,这里彩旗招展,人山人海,道路堵塞,堂院很是拥挤,由于大家都挤在村里的露德圣母圣堂前方和亚松达故居的左旁,难怪有人说这里大约都有近万人了
夏天的炎炎烈日晒得油毡简易棚俨然成了大蒸笼,酷暑潮湿、蚊蝇叮咬,但苏神父与其他神父们从不怨苦,却借此效法基督、克苦修德。
活的天主好似消失在你的生活中……而且如同克罗帕一样,虽然有妇女们关于耶稣基督复活的见证,但是却好像与自己无关!我们有困惑要带到天主的面前,与他交谈,他会给我们满意的答案。
落实宗教政策后,1986年在吉林教区已故李雪松主教的带领下,重建了露德圣母山和教堂,并在山顶增建了十四处苦路。每年九月八日圣母诞辰日,各地教友云集于此,盛况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