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满是喜悦,2000年前,基督已经替我承受了所有的苦难。他还说:这不仅仅是种徒步旅行,还是背着十字架旅行,我能感受到它的重量,人们对他的爱,以及责难。90年代,有人问阿瑟:这段旅途会在何时结束?
天主透过圣子基督的复活、升天,为苦难与死亡赋予了神圣的价值。
就像圣歌中的一句歌词:苦难本是美意炼我……今天,当我在念早晚课的时候,都要为我去世的亲人们祈祷,也为所有的炼狱灵魂祈祷。
教宗方济各原计划在这里发表讲话,但他放弃了讲话,因为这里还有一个有待抚慰的苦难世界。在病人和礼节之间,教宗必会选择病人。与教宗一同访问的还有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总主教、前任国务卿贝尔托内枢机。
她没有因突如其来的苦难而抱怨上苍,怨恨世界。相反却给世界留下了最美的礼物,使他人的生命得以延续。
天主教的创立者耶稣基督,是借着苦难、牺牲、钉死在十字架上,把祂的爱传遍了世界,为全人类挣得了永恒的生命。参见http://bbs.chinacatholic.org/dispbbs.asp?
全球教会已经处在礼仪年最隆重的阶段,耶稣复活节之前的苦难圣周。
教宗这么说:“今天,以圣灰礼仪,开始四十天斋期的旅途,这段斋期将引导我们走到我们得救的奥迹中心,也就是纪念上主的苦难、死亡与复活的巴斯卦三日庆典。
借着它,我们与苦难的基督相遇;借着它,我们与天主圣三完美地共融。当这句“你们能饮我将要饮的爵吗”的声音在我们耳畔响起时,它不再是一项负担,却是一声慈爱的呼唤,一项神圣的邀请。
因为我们总不能明白天主计划的深远,他往往会在我们蒙受奇恩异典之前,先给我们一些苦难,正像圣女大德肋撒由亲身体验所总结的名言:“哪里有痛苦和十字架,那里便有天主的恩赐与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