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何在圣殿里寻到了走失的12岁孩童耶稣,如何在纳匝肋勤恳工作,抚育和教养耶稣。从上边的有关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若瑟首先是一位童贞者。
为答复上述问题,让我们一起来默想福音的三个场景:其一为耶稣在纳匝肋的会堂开始公开传教(路四16-30);其二为耶稣在复活后与前往厄玛乌的两个门徒同行(路二四13-35),最后是撒种者与种子的比喻。
在上次要理讲授中,我指出感恩圣事把我们带入与耶稣和他奥迹的真正共融。现在,我们可以就感恩圣事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就教会和每个基督徒的关系,问自己一些问题。我们如何参与感恩祭?
其实,很简单的道理我们却不明白,如果你去见你的上司,或参与一个婚礼,恐怕你也要找一件比较正式的衣服,但为什么你来教堂与耶稣相遇却丝毫不在乎呢?还是我们的心没有在教堂里。
这里有一座名叫“恩宠小堂”的圣堂,里面供奉着一尊十四世纪的圣母抱耶稣圣婴木雕像,这尊雕像被蜡烛烟火熏得变为黑色,所以也称为黑圣母像。公元1489年,圣母在旧厄廷显现两次,使得这个小镇顿时名传远近。
(罗12:2)耶稣,请帮助我,让我每天都决心激发自己的热情,好像这是重温我皈依的那一天。
谁若想了解“山中圣训”的意义,而又不考虑耶稣生活中的表现,就会一无所获。通过四福音,我们会发现耶稣有全新之处透射到人类中来,这是彻底的新事物、新精神。就连犹太人,即使有旧约圣经的帮助,也无法明白。
耶稣是门圣门只能进不能出,穿越它意味着愿意进入基督的心,与祂的情感相契合,接受父亲慈悲的拥抱。《若望福音》第10章第9节记载,耶稣说:“我就是门,谁若经过我进来,必得安全”。
取自:罗马弥撒经书:亡者弥撒(为一位教宗)(粤语版)进堂咏天主既使耶稣从死者中复活,他也必藉着住在我们内的圣神,使我们有死的身体复活。亚肋路亚。(参阅罗8:11)集祷经天主,你是义人的赏报。
教宗以此展开弥撒讲道,他说:耶稣的敌人为他设下圈套,以诬蔑的方式破坏他的名誉,因为他反对他们的作为,指责他们们违犯法律,控诉他们品行不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