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意思的是:耶稣在和他的宗徒们吃最后晚餐时没有挑选耶路撒冷圣殿,而是选在一位普通人家里。教会初期的信友竟把埋葬死者的地窟做了他们的祈祷之所。
如“外邦宗徒”圣保禄,放弃罗马公民的荣耀待遇,甘做教外人的“驴驹”,不畏艰难迫害,三次远行到外邦人中去开拓基督的神国,终于把福音喜讯传遍整个小亚细亚并远及欧洲,建立了非常兴旺的天主教会。
感动之余,亦使我更加渴望了解一下这位东亚宗徒、传教主保———圣方济各·沙勿略。兴之所至,于是我在校图书馆借了一本《圣方济各·沙勿略传》,以能更深入地了解一下这位让我们钦佩不已的传教士。
初,贤女幼时,尔即教以默想尔之苦难,奉献己身,以作赎罪之祭,并追随圣保禄宗徒之遗表,完成尔苦难之余业。
自幼领洗,兄妹五人,神父行三,其弟为宣化主徒会神父。钟神父12岁入杨家坪苦修会(严规熙笃会圣母神慰院)伯尔纳多学校,届时已立志终身事主,后入会为献堂生。
正如圣保禄宗徒所说:“我若不传福音,就有祸了。”今年是传教主保方济各·沙勿略诞生500周年,我们应效其芳表,循其嘉言懿行,砥励一生。在天主圣神的助佑下,为迎接圣教广扬,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圣保禄宗徒说过: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传福音是每个基督徒的责任和使命,但是我要在您的答案上附加一条:我们传福音,也要传给那些已经领洗但不怎么进教堂的人,还要传给那些信仰冷淡的人。
关於这位加利福尼亚宗徒,教宗表示,圣人指出了喜悦的道路——前去与他人分享基督的爱。不把爱占为己有,却与他人分享爱。这是基督徒的道路,也是每个懂得爱的人的道路。
教宗进而谈到耶稣基督内的新人文主义,也就是圣保禄宗徒向斐理伯人所说的基督耶稣所怀有的心情(斐二5)。教宗指出其中的三种心情:谦卑、无私和真福。
若望宗徒表明,「得胜世界的武器就是我们的信德」(壹若五4)。教宗强调:「信德是胜利。信德就像这个癞病人所说的:『祢若愿意,就能洁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