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主义的基础是“物质主义的无神论”,生活中的表现则是只有物质,没有精神,只有身体,没有灵魂。相对主义的具体表现为,“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相对主义的口号是:要一分为二地看!
我们至少需要一位能保护我们平安的天主,至少需要一位能救赎我们出离身体和灵魂上痛苦的天主,最好是一位能带给我们现在幸福和将来永生的天主。
善牧,不是为了自己的事业和基督徒团体的事业,而是为了人灵魂的圣化和天主的事业。第三,善牧从事牧灵与福传整合的服务主耶稣不仅照顾了当时属于天主子民的犹太人,而且也照顾撒玛利亚人、罗马人、希腊人等。
“若是没有每天忠实地祈祷,我们的行动便是空泛的,失去了深刻的灵魂,变成仅仅是行动主义”(教宗本笃十六世,教理讲授,2012年4月25日)。
祂是一个犹太偏僻小村庄纳匝肋的人,以木匠的身份努力工作,关怀身体上和灵魂上软弱的人们;祂邀请每个人跟随自己开始新生命。祂的人生目的就是:将天父的圣爱带给每个人。天主是爱(若一4:7-10)。
我把我的灵魂交托在你手中”(路23:46),“完成了”(若19:30)。主耶稣复活后,升了天,回到天父的身边。主耶稣的复活升天,彰显了祂一生的价值和意义。第二,主耶稣的升天,彰显了人的最终目的。
在2025年禧年来临之际,应教宗方济各的意愿,圣赦院颁布了《授予大赦的规则》,除了禧年大赦以外,其他获得大赦的常规途径和方式依旧有效,并表示因着诸圣相通功,大赦可以用于惠及炼狱灵魂。
尤其最令我恐惧、矛盾的是:我怕这样死去灵魂会下地狱,永久的被火烧……在这种痛苦折磨之中,我的性格发生了质的变化,变的很冷漠,很固执,很硬性。从心底里总结出这样一个真理:钱是万能的!
若望·保禄二世在1990年,在驳斥一种言论时说,他认为“动物和人类一样,有接近上帝一样的灵魂。”继任者本笃十六与若望·保禄二世的思想如出一辙,他认为动物死去,只是说明尘世间的存在走到了尽头。
由此,堪称奇观的是,没有人为自己灵魂的豆腐渣工程买单,却到处都在把自己放在道德高地上去谴责他人。推而广之,彼此勾心斗角,你死我活、以邻为壑,如此等等,就成为精神生活中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