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根据地方特殊的民族宗教状况,宗座外方传教会会士塞巴斯蒂亚诺·达安布拉神父创立了一个专门致力于伊斯兰—基督信仰对话活动的组织Silsilah(意为纽带)运动。
(梵蒂冈电台讯)对话是一所培养人性的学校及促进团结的要素;对话有助於建设一个以容忍和互相尊重为基础的社会。这是教宗方济各6月6日下午在萨拉热窝方济各会国际学生中心会晤波黑各宗教领袖时强调的思想。
最近,中梵关系的演变以及圣座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签署关于主教任命协议,再度重新唤起了人们对梵蒂冈与北京对话的先驱——刚恒毅枢机(1876-1958)这位人物的兴趣和研究。
在今日世界中,世俗默西亚主义、平庸和相对主义,以及疑惑和僵硬滋长出的‘毁灭文化’和‘垃圾箱文化’似乎获胜,把每件看不顺眼或认为已没用的东西统统扔掉。
对于此次参访修士们深感受益匪浅,这种近距离的宗教对话促进了今后中国佛教及中国天主教在中国这片热土上的和谐发展。离别前,丁杨神父代表中国天主教两所修院的修士向法源寺净妙法师赠送了礼物,并合影留念。
虽然天主教在十六世纪就已经由利玛窦带入中国,也曾经和中国文化发生一定程度的触碰,但这样的触碰多是关于东西文化的交流,即传教士们如何把西方先进的科学和文化带入中国,同时又如何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介绍给西方。
教宗方济各将前去安慰这些年因受迫害、战争和伊斯兰国暴行而受苦的人民,鼓励他们继续建筑兄弟情谊的道路和对话的桥梁。伊拉克是亚巴郎的出生地,那里居住着一个最最古老的基督徒团体。
教宗阐明:透过具体计划帮助脆弱的儿童,擦乾他们的眼泪,意味着要对抗丢弃文化,努力建设一个更有人性的社会。教宗最後鼓励他们继续这项使命说:天主的慈爱尤其透过关注和支持无辜的儿童们彰显出来。
教宗说,不聆听神且把宗教排斥于次文化的理性,不能加入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只有当信仰与理性在新世界中相结合,人才能克服这些威胁。只有信仰与理性相遇,才能有真正的文化间和宗教间的对话。
开幕当天,里米尼大会基金会主席萧尔茨(BernhardScholz)向本新闻网强调,里米尼今年必定会发出一个关于责任、分享与对话的讯息。萧尔茨首先谈论本届大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