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人所具有的超性之爱是和信德之根的深度成正比的:人的信德越坚定,越真挚,其超性之爱也越纯粹、越炽烈、越旺盛;所表现的爱德行为也越慷慨、越豪爽、越异乎寻常而惊世骇俗。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以基督徒的希望为主题,阐明希望与死亡的关系,强调在基督内安息的人是有福的。教宗指出,死亡对相信的人是一扇完全敞开的门,对怀疑的人则只是一线从孔眼中透出的微光。
教宗说,在鲍思高晋铎的日子,他的母亲,一位从未在神学院读过书的谦卑农妇,对他说:今天你就要开始受苦了。母亲是想强调一个现实,但也在提醒儿子若没有意识到苦难,则意味著某些事情出了问题。
参礼的教友神长坐满了大殿,西斯汀圣堂的歌咏团主导全体信友唱了整台弥撒的圣歌,气氛神圣悠扬万分。教宗的弥撒讲道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讲的是与世界和平日有关的事,后一部分则是有关天主之母的道理。
参加法官协会使他们成为处于优势的发言人,因为他们能直接了解公民的生活和他们所遇到的问题。教宗也谈到现实与想法之间的冲突。现实是不可改变的,而想法则是可以被篡改的。
在人的一生中,童年似乎是最不起眼的。大人们都在做正经事,孩子们却只是在玩耍,在梦想,仿佛在无所事事中挥霍着宝贵的光阴。可是,似乎这最不起眼的童年其实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岁月。
一个老人在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从窗口把刚买的新鞋弄掉了一只,周围的人都为他惋惜。不料那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出去,让人大吃一惊。
圣咏作者说:“学习如何数算你们的日子。”祈祷让我们进入永恒,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生命不过是瞬息,一个过渡的时刻。”——这是引用小德兰所说的。了解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以便眼看着天国,好好地活出现世。
这项发表在今年七月份《认知科学》期刊的研究,研究团队透过访问五到六岁的孩童,确认他们对于许多故事主题的人物是现实或虚构,进行记录分类。
今天,耶稣在继续着他的痛苦与死亡,“在信徒们遭受迫害的时候,在正义为司法所扭曲的时候,当腐败根深蒂固的时候,当不正义的机构压榨穷人的时候,当少数群落被迫害,难民和移民被虐待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