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多样的方式不但追悼了亡者救助了炼灵,同时也使教友的心凝聚到一起,使他们的集体感增强了,奉献意识提高了,信仰也得到了巩固。
我越想越觉得有点可怕,60多岁了,究竟为荣主救灵做了些什么事情?辜负天主的深恩厚爱有多少次?
(格前9:16;或参阅得前2:3-8),福传,乃基督徒之天命,无人能逃避之:"我们不得不说所见所闻的事。"
刚进教堂的时候,我们什么也不懂,只是觉得教友们唱的圣歌、朗读的经文很好听,尽管有很多听不懂,但从他们抑扬顿挫的语调中,我们得到了享受。
我认为这是在狡辩,他是老师,随时可以驳得我哑口无言,我也只好任由他去,但是我并没忘了为他祈祷!然而有一天夜里,我真得被他感动了。
前一段时间你们举办的圣诞公益晚会,我没能参加,秀芳部长、宝岩厅长去了,他们回来说,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社会反响不错。
读高中时,历史老师提到康熙皇帝名玄烨,当时就感觉这名字起得玄,多少年来一直都这么觉得。最近读汤若望的传记,眼前陡然一亮,答案似乎有了。
吃饭、饮水是把饮食中的营养变成我们的血和肉,而我们领耶稣的血和肉是使我们的灵魂越来越相似他,因为在我们的灵命中涌动着他的生命,这是我们得常生的保证,只是我们必须相称地领受他才可。
扎根在基督和教会的使命中,基督徒应回应天主圣言,而进入灵修生活,天主圣言转而又在教会的礼仪中得以宣扬和庆祝,而礼仪是整个基督徒生活的顶峰和泉源,所以,从礼仪中尤其从圣体中就如同泉源里为我们流出恩宠,并以极大的效力得以使人在基督内圣化
(参得前5:16-18)因此,我们可以以如下的结论来结束本篇短文:基督徒的生活应是喜悦而平和的。祈祷是进入基督徒生活中心的方法,感恩是基督徒应时常持有的心态,而喜悦则是祈祷与感恩结出的圣神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