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借堂区《教友生活园地播爱专栏》一角,与大家一同分享这位老妈妈生前感人至深的往事……还是在2000年圣母升天瞻礼前的某个主日,我有幸与这位慈爱的老人相识。那时我领洗才半年多,对教会的许多道理都不太懂。
堂北隙地为若瑟木工场,依山布景,父子在作木工活儿,圣母旁坐作女工,表现浓浓的圣家亲情。堂前有露天圣坛,坛前上、下两广场,可客万人。上广场有首任教宗圣伯多禄宗徒塑像、圣母圣心亭。
特别让我不能忘怀的是在上海佘山,朝拜国内外闻名遐迩的圣母大殿。一大早,教友们便踏上从苏州驰往上海的大巴士,车厢内大家群情激昂,圣歌此起彼伏,引起路人驻足倾听,教友们对天主的感恩之心溢于言表。
也是上海佘山圣母的瞻礼,人们会祈求圣母的庇佑、学习她的善表。 我会和我的全家以及在我周围的教友们一起按照教宗的意向为中国教会祈祷。不知道你们那里今年会以甚么样的方式善度「世界为中国教会祈祷日」?
父母高兴地在佘山(中山)圣母亭像前母亲一生神贫,一生操劳,为了养育我们6个子女,在不济的时代,耗尽了其一生心血。
所著《玫瑰集》诗,共有75首,分为三卷,每卷25首,第一卷白色玫瑰,忆圣母欢喜奥迹,第二卷红色玫瑰,忆圣母痛苦奥迹,第三卷金色玫瑰,忆圣母荣福奥迹。达乐修士以诗召唤人灵,阐扬圣道。
斥资14.4亿人民币,施工10年,占地30万平方米,坐拥450多亩树林,有教堂,有健身房,有活动室,有医院,有图书馆,有温室……而这确实不是高档小区,而是挪威的哈尔登监狱!
记得上次,夜已经很深了,我接到医院一位病危者女儿的电话,希望帮她联系神父给她父亲行临终圣事,我打通了王挨和神父的电话,神父二话不说,在极短的时间赶到医院,为这位病人行了终傅圣事,令病人的儿女们大受感动,
张如芳的丈夫刘强在建筑工地的高处坠落,造成下肢截瘫,医院虽想尽办法,终无回天之力。为治病欠下了10多万元债不说,刘强不可能再恢复了,医生说他得一辈子卧床要人照顾。
因孤独、郁闷而患重病,没有人肯去医院看望他。但周银莲屏弃前嫌,去医院探视而且为他送终,使他本人和家属都非常感动。不论是同事、邻居、保姆、农民工、卖菜的,周银莲都和他们亲切攀谈,关心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