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拥有一颗宽大的心,但态度却应像小孩子。由叶瑟的树干将生出一个嫩枝,上主的神将住在他内。这小小的嫩枝将有小孩子那样的美德,即敬畏上主,怀着敬畏上主的心行走。
耶稣三次勉励门徒们你们不要害怕,因为祂教导他们,要他们做好准备去面对日後的考验和迫害。教宗说:耶稣派遣门徒们去传教,但不保证他们一定会成功,也不会让他们免去失败和受苦。
教宗的要理讲授继续以感恩圣事为主题,讲解了在忏悔礼仪後诵念《光荣颂》和《集祷经》的意义,同时强调在祈祷前静默的重要性。教宗指出,忏悔礼仪帮助我们祛除自己的自负,承认自己是罪人,希望得到宽恕。
教宗的要理讲授继续以感恩圣事为主题,讲解了在忏悔礼仪後诵念《光荣颂》和《集祷经》的意义,同时强调在祈祷前静默的重要性。教宗指出,忏悔礼仪帮助我们祛除自己的自负,承认自己是罪人,希望得到宽恕。
教宗说:聆听不可或缺:我们要聆听失业者,他们无法度过眼前的难关,他们家庭的前途更是渺茫;我们要聆听常被人遗忘的原住民,他们的权利应当被关注,他们的文化应当受到保护,好使这个国家的身份和丰富性完整无缺。
教宗说:“谁有工作的可能性要感激天主,幷且向在工作和经济上处在困境的人慷慨敞开心灵。
她引用厄则克尔告知书34章16节的话——“失落的,我要寻找;迷路的,我要领回;受伤的,我要包扎;病弱的,我要疗养”——为灾区献上了虔诚的祈祷。
志于道者,当然要具备出世离尘的精神,而这出世离尘是要远离口腹享乐和声名厚利的,衣食住行不是刻意要追求简朴和苦行,但却应随遇而安,否则那个“志于道”当然要打上问号了。
编者按:《永恒的司铎》是真福施礼华神父(主业会创业人)1973年4月13日的一篇讲道词,原文很长,下设六个小标题:1、为何要成为司铎?
教宗指出,耶稣完美地体现了先知们所描绘的“天主子民的牧者的图像:照顾自己的羊群、迷路的要领回、受伤的要包扎、病弱的要疗养”。善牧“尤其爱祂的羊,为羊舍掉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