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星期六下午6点钟,你可以看到许多穆斯林弟兄们与在那里服务的嘉布遣会修士和圣母无原罪小姊妹会的修女们一起跪在圣母胎像前祈祷。
如果只停留在这一表面现象看,约伯的朋友说的一点没错,但仔细加以深究,就不难发现,天主加给以色列人的苦难包含着天主对以色列人巨大无此的慈爱和期待。
是在无区别地影响着我们一件事,它超越了地理、社会、文化、宗教和年龄的差异。尽管存在差异......我们希望组织成一个团体:来分享经验、热情和困难。”
:天主的鉴临总给我们这种无惧怕的恩宠,所以祂对玛利亚说:“不要害怕!”。天主在历史中对亚巴郎、依撒各、和梅瑟说“不要怕”,“不要怕!”(创15:1;26:24;申31:8;苏8:1)。
所论及的是几秒钟的祝福,且无祝福文字。如果两个人一起前来祈求祝福,只需祈求上主赐予这两个人平安、健康和其它益处。
这种回归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在静默中重新校准生命坐标,抵抗“无实质内容的灵修”空洞。在战争阴影、科技异化和贫富撕裂的时代,圣心提醒我们:改变世界必先转化人心。
《马尔谷福音》记载:“无酵节的第一天,当他们祭杀逾越羔羊的那一天,他的门徒们问他说:‘你愿意我们去哪里,给你预备吃逾越节晚餐?’”(谷14:12)。这虽是一个切实问题,却满含期待。
清代大画家吴渔山神父赋诗志纪:“堂前街静少尘埃,驾过从容问几回,诗句笑看留御府,始名忻阅下乌台。旌旗晴拂当门拥,炉篆花迎入户来,拜手执香同父老,欢声歌祝似春雷。”
耶稣会必须始终将‘Deussempermaior’(天主永远更大),将寻求天主的光荣作为最重要的事,将吾主基督的真净配教会和博得我们爱戴的基督君王放在眼前,即使我们是不中用的瓦器
清朝未年,眉县大旱,庄稼无收,灾民群聚圣山逃税抗赋,官府发兵围剿,大炮连击圣山,建筑被夷为废墟,因山上的弹坑随处可见。故又易名为“炮窝山”。后经候志文司铎率领教友于本世纪初重新修建,恢复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