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军侵入垣曲后,2000多难民逃到教堂避难,胡神父给予各方面的关怀照顾,并为保护妇女儿童免遭日军的伤害,付出了年仅31岁的宝贵生命。
如果说“穷”是修院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那么在这种状态当中要如何改变则是一种选择。麻痹、躲避、听之任之是一种选择,且是趋向于本性的自然选择,最容易找到各种借口来支撑,令自己心安理得。
于是父亲约了村中几个穷兄弟,于大年廿九夜里动身,摸着漆黑的夜路,越过平汉铁路(现在的京广线),抹下脸到铁路东面平川地面村里讨要。
那时穷,买不起汽车票,去乡下都是走路,一天步行几十公里,有时半夜还在山道上。
广东陆和县天主堂有一个仁爱会团体,专门帮忙那些死后无钱下葬的穷困人,当南头天主堂的慈爱会得知此事后,他们便主动前去帮忙丧葬事宜,并捐了一些钱给仁爱会,共同弘扬基督之爱。
其中,普育堂原是1865年由上海地方官府支持的旧式慈善机构,位于上海大南门外的陆家浜南岸,负责向贫死者施舍棺材、向穷人施舍衣食、免费诊病发药、埋葬死去的穷人和倒毙在路上的死者、向寡妇和孤老提供生活补助、
在他大婚那天,他征得新妇的同意,偷偷溜出家门,把新婚的衣服给了乞丐,自己却穿上了乞丐的衣服,他想做个穷人,以乞讨为生,在穷人中以贫穷的圣善生活见证信仰的美好。
有些新教友领洗后病没有好转,或是穷没有变富等等,就抱怨天主,有的甚至因此不信教了。纯正的信仰应该是:事事感谢,为一切不如意的事感谢和赞美天主,有一本圣书叫《赞美的力量》值得我们一读。
曾经的贝尔格里奥主教曾不遗余力地为此奋斗,尤其关注穷人和传染病病人——他曾在2001年的圣周四为12位爱滋病感染者行洗足礼。
陈神父还特别提到了,单枢机临终前曾嘱咐丧礼从简,只要一根蜡烛、一本圣经及一副穷人用的棺材,他要一辈子穷到底,连离开也不能奢华。,并以此提醒大家,以神贫精神来面对人生,实践基督的爱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