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教会的善灵们在世时,为爱主爱人、避恶行善、一生奋斗不懈,终于克服了三仇,获得胜利,死后得以升天,分享天主的永生。
我们是旅途中的教会,愿与社会一起分享「喜乐与期望、愁苦与焦虑」(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1号),怀有希望走向明天。 我在去年的圣诞节牧函、今年的复活节牧函,都以家庭为题,今年也不例外。
事实上,新终执家人都指家庭是圣召的助力,也分享当中的恩宠。林执事长子林尚智弥撒前对本报说,家中一直充斥着信仰氛围,故此父亲要回应执事职,整个家庭也予以支持,以祈祷支持他履行使命。
在今天,通信显然不再是简单地传播讯息,而是在社交网络中分享讯息。这分享的因素在教宗本笃十六世的传播训导中是一个关键因素,我们须认真体会。教会懂得今天有意义的讯息可以在社交网络中流通。
1个半小时的道理结束后,大家分组进行了分享。第一小组的成员,总结了上午的道理内容并从当今社会的现状出发,讨论在当今社会教友如何得到天主的启示,天主的启示是什么。
每次祈祷之前,我和她们以及全家围坐一起分享圣经,分享天主为了爱他的民族以色列,引导若瑟身处他乡并享有稳固的安身之地,又利用若瑟手中的权利和善良宽恕的心,拯救主所选的以民。
自幼已患有弱视的信徒陆美玲,于在港世青会期内提供点字工作坊,教授制作点字祷文书签及分享个人经歷。她弥撒前对本报说,她虽有视障,却从未灰心失意,更期望以自身的缺陷,与人分享她凭信仰而喜乐的源由。
长期在堂区和教会服务侍奉天主,和刘哲神父一起开辟北京西什库教堂青年圣经生活分享营,和丈夫一起任北堂福传中心神父助理,帮助建立并优化教堂福传中心各个团体,现在夫妻二人一起负责北堂基督之侣团体。
时间如此奇妙,转眼一个月过去了,怀着反省和痛悔的心开始,带着满满的收获而回,它们就像洒落的星星,被我拾了去当作宝贝,来和我的同伴们分享。
在此我们可以聆听一下黄敏正神父的分享,关于弥撒感恩祭礼中,圣言如何加深我们对圣体圣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