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圣若望宗徒晚年时,圣教会方显勃兴气象。直到耶稣升天300年左右,罗马大帝君士坦丁进入圣教,由此圣教会才昌盛繁荣,遍及世界,荫及普世万民,成为众信徒的栖身之处。
在《若望福音》第20章,记载了耶稣基督复活的事迹,当中亦有一个强烈的对比。在一方面,当耶稣显现给玛利亚玛达肋纳时,复活的基督说:「你别拉着我不放。」
我们都知道故事接下来的发展(若21:1-19)。整夜劳苦却毫无收获,到复活的基督在岸边出现,鱼网奇迹地装满了鱼、伯多禄光着身子跳中海中、岸上的早餐……我们可以想像西满伯多禄不安地尝试回避耶稣的目光。
不仅如此,梵二以后,从1975年到1999年的20多年间,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又发表了三个有关“福传”的文件:1、《福音宣讲》劝谕(福)1975年;2、《救主使命》劝谕(救)1990年;3、《亚洲教会》牧函
在四位圣史中,若望和马尔谷更戏剧性地刻画了主耶稣的召叫和门徒的回应以及日后主耶稣如何训练他们的动人故事。主的爱徒若望,是12宗徒中最后一个留在世上的。没有一个人走跟随主的路比他走得更长。
圣若望宗徒说:如果我们说我们没有罪过,就是欺骗自己……但若我们明认我们的罪过,天主既是忠信正义的,必赦免我们的罪过……我给你们写这些事,是为叫你们不犯罪
他们要瞻望他们所刺透的(若19:37)亲爱的弟兄姊妹:他们要瞻望他们所刺透的。(若19:37)这是今年四旬期要反省的圣经主题。
耶稣进入耶路撒冷城後说的一番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祂说: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若十二24)。我们设想一下落在土里的麦粒、一颗小种子。
(若13:34-35)作为基督信徒,都愿意听主耶稣的话,爱天主并行他所吩咐的。可是,我们却常常做不到。很多时候,我们讲话背离了主耶稣的教导;我们一句不经意的话,伤害到自己的友人和近人。
教宗的讲道从若瑟与玛利亚在白冷城遭到的冷遇谈起,指出这对年轻夫妇代表着许许多多被人拒绝的外邦人、罪人、异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