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在天乡的乞丐,富翁只是通过亚巴郎向拉撒路提出两次请求。富翁在乎的这位前乞丐能为他做什么,从始至终就忽视乞丐的需要及尊严。我们是不是经常忽视我们身边人的需要?
通过科学对话获得的可信度使他有权威提出基督信仰的和道德的真理,这些真理在他的主要中文著作中深入阐述,例如《天主实义》——这本书一如其名。
教会还需要聆听平信徒的声音,不分男女,他们都因圣洗蒙召而要成圣:聆听传道员的见证,他们在许多情况下是第一批的福音宣讲者;孩子们的纯真和活泼,青年们的热情,以及他们提出的问题和他们的诉求;年长者的梦想、智慧和记忆
基于以上精神,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1、唤醒每一个教友做捕人的渔夫。向人们宣讲福音,圣化人,拯救人灵。这是爱人的最好方法,是从根本上爱人。也是一个教友的迫切使命。
教宗提出“在圣体圣事中聚集了教会的所有精神财富,也就是我们的复活基督本身。”他继续说“天主为爱人类这一不可思议和难以表达的彰显在基督信徒的心中占据优先的地位。”
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一位天主教的修女到邻村去讲道,母亲连听了三天后,认为天主教是一个正视人生的宗教,是神亲自启示的宗教,于是就向外祖父提出改信天主教的要求,外祖父听了后坚决不同意,就在当天晚上他梦见一个大火团发出了很大的光
(玛19:29)贫穷的倒是富足(雅2:5) 有一慕道朋友如此对教会提出质疑:“你们的天主既然是慈爱的,为何不赐予每个教友皆家业富厚、达官显贵?” “我亲爱的弟兄们,请听!
在一段时间里,张神父提出的福传计划成了纸上谈兵。在困惑中他自问:一个只做弥撒、行圣事的神父是称职的吗?他脑海中立刻浮出答案,“我若不福传我就有祸了。”(格前9:16)他转向天主,祈求天主的相帮。
这些观点不是我最早提出的,我只是在此再强调一次,希望引起神长教友们的重视。限于本人水平有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惟盼圣神的春风能吹遍中华教会,使主的教会迎来大复兴。(本文原题目为:“教会为何不复兴?”)
徐家汇藏书楼明清间天主教文献》(五册,钟鸣旦、杜鼎克等编,台湾辅大神学院出版社,1996)和北大郑安德先生编的《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五册,郑安德编,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研究所,2000)及一些清代的善本,我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