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现实生活反思:我们现在在哪条路上?亲爱的弟兄姊妹,让我们诚实地问自己几个问题:①我是否安于表面上的“基督徒身份”,而没有认真活出信仰?②我是否习惯找“宽门”——方便、妥协、不费力?
他在印度呆了几年,完成了神学研究并进行了一些牧师的工作,然后于1582年到达澳门,一个葡萄牙的贸易站。
一双鞋的故事:细微不至的关爱及服务曾于1993-1998在美国纽约教区圣若瑟修院攻读神学,后于2002-2009在加州伯克利耶稣会神学院攻读神学博士,现任教于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的王和平
同样地,我们在参与感恩圣祭时,从神学上来说,不仅包括以上所谈到的这些意义,而且是远远超越它们。但是,当我们去听、去看、去体验的时候,我们经验到的并非如此。
德国籍卡斯帕枢机的报告有神学基础,视野辽阔,是通往下一届世界主教会议之路的序曲。这份报告并非讨论教会的教义,而是从福音出发,重新反省家庭在受造界的次序和救赎当中的角色,关怀今日牧灵工作的困难。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希波城被围困时写下了最美丽的神学论著:他不惜一切地救助难民;与此同时,以牧人身份照顾其信徒的日常信仰生活。圣奥斯定的伟大贡献在于:信德和理性之间并不矛盾。
另外,刚从美国获得系统神学硕士学位归来的黄益亮执事,为教友们讲述了《梅瑟五书》中的精彩故事。从亚巴郎、梅瑟等古圣先祖的身上,教友们看到天主对以民的慈悲宽仁和以民对天主的忠贞服从。
蔡神父称,昔日天主教侧重以形上语言去论述成义,非着重个人经验,描述客观却冷漠,这亦形成与马丁路德的分歧;踏入二十世纪,天主教在神学与人学上更新,更接近路德的看法,这机会让天主教了解对方的语言。
二、教会方面的挑战教会内日趋繁杂的思想,多方位的教育体系,解放神学的产生,越来越使司铎感到困惑。
毕业后,他在悉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柔佛州和吉隆坡不同的工地做了六年的工地协调员,之后进入槟城大修院攻读神学。 他于二零零二年在吉隆坡晋铎,并在芙蓉圣母往见堂担任副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