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辞典》里说:在犹太旷野里,野蜜蜂在岩石上酿蜜是很丰富的。唐代诗人罗隐写道: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他生于马槽,长于乡野,传道于会堂与旷野之中,最后如所预言的,被人杀死,且第三天复活。他的门徒和信徒们以生命为他做了见证。
玛窦福音第四章记载耶稣在旷野守斋四十昼夜之后,就饿了,试探者于是趁机前来诱惑他。这是一个教训和表样,让我们知道谁愿意跟随耶稣,就得准备自己受试探诱惑。教宗在文告中强调:“守斋为避免罪恶是一大帮助”。
旷野的牧场丰满外溢,漫山遍陵充满了欢喜(咏65:13)。
耶稣虽然无罪,但在公开宣讲前,先在约旦河接受了若翰的悔改水洗;之后才被圣神引入旷野守了四十日的严斋。他的榜样告诉我们在完成重大使命前,必须要有心灵上的足够准备。
(得后2:10)他说在旷野里,你们不要去,或说在室内,你们也不要相信,因为正如闪电由东方发出照到西方。
·主耶稣在旷野经历四十天四十夜的试探考验,得着力量。玛四,1—11。谷一,12—13。路四,1—13。·宗徒们因着复活的主与他们同在四十天,生命彻底被改变。宗一,3—8。
古木兰旷野:古木兰的得名来自于一支犹太民族宗派厄色尼团体,厄色尼团体过的是苦行、禁欲的生活,他们在古木兰的洞穴中留下了一项伟大的遗产——死海卷轴。
我们是天主所选召,肩负着大使命的一群,无论行高山走低谷,都应该听从他的命令,顺服他的旨意,相信他是得胜的天主,必带领我们走出荆棘旷野,引导我们向那更高之处攀升。
圣奥斯定把此象征基督的蜡烛比作在旷野里领导以色列人的云柱或火柱(出:十三,21):“上主白天在云柱里给他们领路,夜间在火柱里光照他们。”基督在我们尘世的生活中也好像此云柱或火柱领导我们。